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知识点1 什么是闭锁心理?P12
答:闭锁心理也叫含羞草心理。一方面渴望与别人沟通了解,一方面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为沟通时紧张、拘谨的心理状态。
知识点2 闭锁心理的危害?(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P12
答:(1)不利于新人际关系的建立,把朋友拒之门外。(原因:人际交往是双向性的。如果我们渴望获得理解,就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如果我们渴望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就要献出自己的信任。)
(2)不利于身心健康。 (3)会发展成自闭心理。
知识点3 怎样克服闭锁心理? P12
答:(1)养成开朗性格。 (2)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
(3)对老师、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例: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小靖在学校除了上课听讲外,课余时间几乎全是趴在桌子上休息。她既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同学交流。即便是在家里,小靖与父母也交流极少。其实她也很想交朋友,但是却总在与别人效时显得拘谨甚至尴尬,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
①、小靖这种心理属于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
答: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不利于新人际关系的建立,把朋友拒之门外。不利于身心健康,会发展成自闭心理。
②、假如你是小靖的同学,你打算如何帮助她?
答:(1)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2)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
(3)对老师、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或者:要相信父母、老师和同学,献出自己的信任;要多与别人交流;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同类拓展:
许娜升入中学后,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性格开朗的她逐渐变得孤僻,在家里,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意对父母讲,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还把抽屉上锁,好象有什么秘密怕别人知道,在学校,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一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每天除了去学校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同学、朋友慢慢一疏远了她。为此,许娜非常苦恼。
(1)许娜升入中学后,逐渐变得孤僻、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答:许娜变得孤僻、苦恼的原因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闭锁心理。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影响同学、朋友的正常交往和相处,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僻性格,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许娜应怎样摆脱苦恼?
答:许娜要获得真挚的友谊,交更多的朋友,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或者:①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②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
③对老师、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或者:要相信父母、老师和同学,献出自己的信任;要多与别人交流;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知识点4 热情开朗性格的好处(为什么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热情开朗性格的重要性?) P13
答:热情开朗的性格①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
知识点5 热情开朗的性格能否培养?怎样培养?P13
答:热情开朗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可以尝试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逐渐地,我们就会变得性格开朗,性情活泼。
知识点6 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P13
答:(1)克服闭锁心理。 (2).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3)树立合群的观念,掌握与同学相处的方式方法。如: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尊重朋友的私人秘密;双方互相信任;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给朋友以情感上的支持;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要心不在焉;不忌妒朋友与他人交往;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等等。
例:小华刚上七年级,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非常渴望找到新伙伴,结识新同学。可是他不敢主动与同学们交往,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嘲笑,显得很孤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告诉小华应怎样结识新同学?
答:(1)克服闭锁心理。 (2).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3)树立合群的观念,掌握与同学相处的方式方法。如: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尊重朋友的私人秘密;双方互相信任;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给朋友以情感上的支持;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要心不在焉;不忌妒朋友与他人交往;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
第三课、融入新集体
知识点1 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P5-6
答:(1)在中学,学习科目增多了。 (2)在中学,学习负担加重了。
(3)在中学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 (4) 走进中学,我们还会发现学校生活非常丰富。
知识点2 什么是学校适应?其三个标准是什么?P5
答: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校的适应情形。学生在校适应是否良好,主要按以下三个标准来评定:(1)学业方面的成就能达到适合于自己能力的水准;(2)行为方面,能遵守学校既定的规范;(3)社会关系与人格方面,能友爱合群,与同学友好相处。
例:有些同学说,衡量我们在中学生活中是否适应,只要看学习成绩就够了。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衡量学生在校是否适应良好,要从三个方面来评定,一是看在学业方面的成就能否达到适合于自己能力的水准;二是看行为方面能否遵守学校既定的行为规范;三是看社会关系与人格方面,能否友爱合群,与同学友好相处。所以,单纯地说“只要看学习成绩就够了”是不对的。
知识点3 怎样适应学校生活新变化? P6
答:(1)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3)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例:进入中学后,小明感到越来越烦恼、苦闷:原来在小学学习成绩优秀的他,近几次测验成绩都非常不理想;由于担心被拒绝,他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变得孤单离群;由于害怕表现不好引来别人的嘲笑,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①、小明的情形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反映了小明还在不适应中学生活。
②、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小明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小明想想办法。
答:他应积极适应新生活: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走出闭锁的阴影,交出真诚,献出热情,积极适应新生活;③、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学习,调整好心态,找到新方法,建立起信心;④、要平静、坦然、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顺利度过中学新生的困难期,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
4、简答:在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中,删除了“敢于斗争”和“见义勇为”,取而代之的是“主动报告”和“遇到侵害善于斗争”等字眼。为什么青少年遇到侵害要善于斗争?
5、在近日开展的“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教育部加强校园网和校内上网场所管理,大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加强上网教育和引导,为近一亿学生网民打好抵制网络侵害的预防针。“在这起专项行动中,广大师生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教育部负责人说。这次行动成效明显,网络空间得到净化,青少年通过网络学习科学技术、陶冶精神生活时受到的不良干扰明显减少,教师和家长无不拍手称快,纷纷表示希望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下去,彻底清除网络低俗内容的危害。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不仅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也和每个青少年息息相关。谈谈在这次专项活动中,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3、小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了不法分子的勒索,不可取的办法是( )
A、忍气吞声,给钱 C、给钱后,及时报案
B、奋不顾身,以死相拼 D、注意观察四周环境,伺机呼救
2、小明家附近的工地每天都施工到深夜,施工噪音使小明及其邻居无法休息。对此,你认为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 )
A、听之任之,等待其他居民去干预 B、能忍则忍,不去干涉施工自由 C、忍气吞声,到同学或亲戚家过休息日 D、投诉举报,请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1、谚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意思是 ( )
A、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B、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 C、不要轻易与别人交往 D、是做人心胸狭隘的表现
4、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之间的民事争议有哪些解决途径?
[自主检测]
3、有同伴溺水后,我们怎么办?
2、交流:在公共场所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自我保护?如何保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