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8247  368255  368261  368265  368271  368273  368277  368283  368285  368291  368297  368301  368303  368307  368313  368315  368321  368325  368327  368331  368333  368337  368339  368341  368342  368343  368345  368346  368347  368349  368351  368355  368357  368361  368363  368367  368373  368375  368381  368385  368387  368391  368397  368403  368405  368411  368415  368417  368423  368427  368433  368441  447348 

9、公民可以在起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吗?

不可以。因为《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五条、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否则,“公安机关有权予以拘留或强行遣回原地。”

试题详情

8、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法定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山东民族分裂的;(4)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试题详情

7、哪些人不能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

《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正在被劳动教养的;正在被依法采取行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它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员。

试题详情

6、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递交后,主管公安机关何时给予答复,不予答复怎么办?

按《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主管公安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通知的视为许可。

试题详情

5、怎样写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

试题详情

4、举行哪些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不需递交申请?

按《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下列活动不需申请:(1)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2)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

试题详情

3、如何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按《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到主管公安机关履行下列手续:(1)递交符合《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内容的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申请书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2)交验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能证明身份的其它证件。(3)提交有关的文件材料并回答询问。(4)填写《集会游行示威申请登记表》。(5)以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的名义申请集会、游行、示威的,还必须向主管公安机关提交有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的证明文件。

试题详情

2、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谁?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规定,“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试题详情

1、何为集会、游行、示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以下简称《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条规定:集会,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游行,是指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公共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均不属法定意义上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试题详情

1.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是我国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英勇斗争的结果,消灭剥削阶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每一项权利都有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导的鲜血和汗水。

  (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是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宪法和法律都同样赋予其权利。公民权利的实现建立在公民对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权利以为着尊重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侵害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因此,公民必须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I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自由和权利没有绝对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一旦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滥用权利和自由,必然会违背人民的意志,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丧失自由的权利。所以说,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决不可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III)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比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行使这一权利,要采用合法的方式,如通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发表意见、向有关部门写信或打电话放映、向有关人员当中陈述,或采取其他正当合法的方式来说明,而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

[相关链接]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须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