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9519  369527  369533  369537  369543  369545  369549  369555  369557  369563  369569  369573  369575  369579  369585  369587  369593  369597  369599  369603  369605  369609  369611  369613  369614  369615  369617  369618  369619  369621  369623  369627  369629  369633  369635  369639  369645  369647  369653  369657  369659  369663  369669  369675  369677  369683  369687  369689  369695  369699  369705  369713  447348 

22、对言论自由理解正确的有(   )

  A、任何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B、发言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C、发表言论的内容,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受非法干涉

  D、言论自由要受法律限制

试题详情

  大学生赵C因名字“中西合璧”,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民警要他把名字改为原汁原味的汉字,否则不予换发。赵C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经审理,法院判决赵C胜诉,公安局必须准许赵C使用原名换领身份证。根据材料回答20-21题。

20、上述案例中,赵C之所以能胜诉,是因为公民依法享有  (   )

  A、姓名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权     D、名誉权

21、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

  ①公民权利需要法律保障

  ②法律总是维护公民的个人利益

  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

  ④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9、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有(   )

  ①小刘未经同意就拿走小周的运动服

  ②小亮把小刚的笔赠给生活贫困的小余

  ③小伟制止小俐采摘某农场牡丹花

  ④小东发现有人正在偷窃施工现场的水泥,便立刻去打110报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18、做守法的公民,必须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B、未成年人有权利享有国家的保护,还没有能力尽义务

  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D、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试题详情

  2007年5月29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药检局原局长郑筱萸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继陈良宇、杜世成等人之后法律对严重违法的高官再次作出的严厉处罚。据此回答16-17题。

16、郑筱萸等一批高官纷纷落马,表明…(   )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C、 领导干部违法应从重从严制裁   D、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17、上述案例启示我们…(   )

  ①凡是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

  ②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 建设和谐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少享有权利,多履行义务

  ④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   )

  A、广泛性    B、平等性   C、对等性     D、特殊性

试题详情

14、在我国,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   )

  ① 要依法行使权利

  ②要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

  ③ 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④ 要在法律准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⑤ 要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⑥ 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以牙还牙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3、小彤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包,包内有些文件,还有20000元现金。在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   )

  A、包是我捡的,就应该属于我

  B、失主来要就给他,没人来找自己也没有去寻找失主的义务

  C、反正别人没看见,偷偷留下吧

  D、捡到别人遗失的物品不还,是一种违法行为

试题详情

12、一个人如果不积极去做法律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的结果是(   )

  A、得到他人的赞扬 

  B、给自己少添麻烦

    C、对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D、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试题详情

11、某市人民政府为了接通市长与市民之间的联系特设了“市长热线”。这一做法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   )

  A、言论自由权          B、批评、建议权

  C、平等权            D、选举被选举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