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4.农民起义不过是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没有任何积极意义。(5分)
33.《水浒传》中有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农夫”和“公子王孙”分别代表哪两个阶级?(2分)
(2)造成不同心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5分)
32.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力贫弱。为了富国强兵,秦孝公先后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使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1)这场改革在历史成为什么变法?(2分)
(2)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这场变革能使秦国由若弱变强?(5分)
3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怎样的?在这样的所有制基础上产生了怎样的阶级矛盾?(8分)
30.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是怎样产生的?(7分)
29.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关系如何?(6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15世纪中叶,我国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的丝织业、冶铁业、棉布染纺业中出现了许多手工工场。明代万历年间,在苏州丝织业中,有的手工工场已拥有20-40台织机,雇佣机工几十人,当时全城有机工数千人。据此回答26-27题。
23.我国明代中后期是处于
A.封建社会中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后期 D.资本主义初期
24.题干材料表明,我国这些地区和城市
①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已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④商品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
A.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5. 下列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是
①石器的制作 ②摩擦生火 ③共同劳动 ④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⑤交换的出现 ⑥脑体分工的出现 ⑦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⑧牛耕的普遍推广 ⑨榨取地租⑩手工作坊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⑤⑦⑨ B.①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④⑥⑧⑩ D.①②③⑥⑧⑩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能够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劳动,能够在劳动中进行分工协作。因此,奴隶制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据此回答21-22题。
21.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农业、手工业和商品交换得到很大发展
B.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和商业
C.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D.出现了文字和脑体劳动分工
22.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明
A. 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B.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
C.当时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