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
2.50 |
5.00 |
8.00 |
11.0 |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
0.10 |
4.60 |
10.0 |
15.4 |
当加入5.60 g 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3.88 g B.5.32g C.5.68 g D.6.82 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5. 某温度下,VmL不饱和溶液a g,蒸发掉b g水或加入b g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00g
B. 原不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为
C. 原不饱和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D. 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 Cu+Fe3+=Cu2++Fe2+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H2↑+C12↑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 2Fe2++Cl2=2Fe3++2Cl-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
13.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
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
A.Br-、I2 B.Br2、Br-、I2 C.Br2、I2、IO3- D.Br2、IO3-
12.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N4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11. 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金属铝,铝溶解并产生大量氢气,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OH-、 S2-、CIO- B.H+、Na+、Fe2+,NO3-
C.K+、 Ba2+、OH-、 SO32- D. Na+、 K+、Ba2+、OH-
10. 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CH4与乙容器中C2H2,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甲、乙两个容器中原子总数之比不可能是( )
A.10:9 B.10:11 C.5:6 D.1:1
9. 2005年9月始,“禽流感”在全球部分地区爆发,引起了人们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的世界范围内的恐慌。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剂是ClO2或Cl2等的稀溶液,其中ClO2溶液的消毒效果较好。已知ClO2常温下呈气态,其分子构型与水分子的分子构型相似,在自然环境中ClO2最终变为C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O2的分子结构呈V型,属非极性分子
B.ClO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目表示)是Cl2的5倍
C.ClO2、Cl2的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
D.常用Na2SO3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还原NaClO3来制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3 + 2NaClO3 + H2SO4 = 2Na2SO4 + 2ClO2↑+ H2O
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NA
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A
C.标准状况下,3.36L丁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6NA
D.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为0.2 NA
7. 有a、b、c、d四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分别是Ba(OH2)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和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为了鉴别以上物质,操作如下: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稀硫酸 B.b可能是Na2CO3溶液 C.c是Ba(OH、)2溶液 D.d是MgCl2溶液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