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9分)某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
在制取某些有毒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时,
为了防止毒气造成大气污染而设计了图
(Ⅰ)装置,并打算用图(Ⅱ)装置代
替图(Ⅰ)中的虚线部分以求达到同样
的目的。
(1)仪器a的名称为 ,
仪器b的名称为 。
(2)若用装置(Ⅰ)制取氯气,这时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瓶中的液体一般
为 。在选取试剂正确且适量的前提下关闭K1活塞后,反应开始,发现d中液面上升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检查此原因的简单方法是
。
(3)装置(Ⅰ)虚线部分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 。
(4)用装置(Ⅱ)代替装置(Ⅰ)中的虚线部分,你认为可行吗? ,原因是
。
18、(14分)甲、乙、丙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丙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乙、丙两元素同主族,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1)丙的名称是 ;C的化学式是 ;X属于 晶体。
(2)A+D
C的反应属于何种反应类型(填序号) 。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非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反应
(3)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来证明A和H2O的反应:
①是放热反应,②生成了丙。
简单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① ;
② 。
17、(6分)(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H2O2+2Fe2+ +2H+==2Fe3+
+2H2O,H2O2+2Fe3+
==2Fe2+ +O2 +2H+
,在上面两个反应的总反应中Fe2+实际上起着
的
作用,总反应式为 。
(2)I2在下面的反应中与Fe2+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类似,类比(1)在下面填入配平的合
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I2==2HIO, 。
(3)在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变蓝。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 ==I2 +O2 +2H+ ,这个方程式正确吗?
。若正确,理由是(若认为不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若不正确,理由是(若认为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必须写离子方程
式): 。
15、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
B 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C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 电解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
A x=1,a=5 B x=0.5,a=8 C x=2,a=10 D x=0.5,a=10
第Ⅱ卷(52分)
14、有一种混合气体,它可能由CO、CO2、SO2、HCl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物质的现象如下:通过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品红溶液红色褪去;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红;通过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关于该气体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肯定不含CO2 B 只含有CO和CO2
C 含有SO2、CO和HCl,可能含有CO2 D 含有CO2 、SO2和CO,可能含有HCl
13、t℃时,将100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5g晶体,再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又析出7.5g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时的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若A是CuSO4,则7.5g晶体中含有2.7g水
C t℃时A的溶解度为75克
D 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12、①纯净的碳酸钠ag,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g。两者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②的耗酸量大
B 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①放出的CO2多
C 分别溶于水,再加足量澄清石灰水时,②得到的沉淀多
D 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②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11、用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为mol/kg。若5mol/kg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30g/mL,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3.56mol/L B 4.36mol/L C 5.00mol/L D 5.25mol/L
10、往溴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后震荡,不能使溴水层颜色变浅或消失的是:
A 四氯化碳溶液 B SO2气体 C 镁粉 D KI溶液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H2(g)+Cl2(g)==2HCl(g);△H=-184.6kJ/mol
B 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
C CO(g)+1/2 O2(g)==CO2(g);△H=-283kJ/mol
D 2H2(g)+O2(g)==2H2O(l);△H=-571.6kJ/mol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