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对理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
B.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
C.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D.理想总是指向现在,表现为奋斗目标
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为 ( )
A.理想就是现实,现实就等于理想
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C.确立了坚定的信念,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0.某校九年级七班在学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心情很激动,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所取得成就感到鼓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信心。为此该班在政治老师的鼓励下开展了一次“感悟小康社会,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几种活动形式(三种形式)。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4)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19.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经过30年改革开放,昆山由一个经济总量在苏州排最后的农业县,迅速成长为综合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的县(市),创造了辉煌成就。昆山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抢抓机遇,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逐步探索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
项目 |
经济 发展 |
社会 发展 |
人口 素质 |
生活 质量 |
民主 法制 |
农村全面小 康实现程度 |
小康水平 实现程度 |
8.1% |
26.8% |
10% |
30.2% |
55.3% |
16.9% |
材料二:最新的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统计表(注:表中前5项数据为在该项目中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占全部农村的比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说说你心目中的全面小康应该是怎样的?
(3)请你为解决材料一、材料二的问题,提三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
18.改革开放30年,以“共同富裕”著称的华西村,“共同富裕”的理念不断提档升级。华西“全村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实际情况怎样?在华西村,记者在傍晚时分随意走进一户农家。正吃着晚饭的主人赵富全告诉我们,他是华西村最早搬入新一代农民别墅的村民。如今,他和妻子、孩子、老母亲,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600多平方米的欧式大别墅里,出门开“皇冠”,回家有中央空调,累了就到三楼的家庭健身房松松筋骨,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1)当你听到或看到此情此景时,有何感想?
。
(2)你对共同富裕有何认识?
17.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大会揭晓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两位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请问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⑵ 为了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党和国家提出了哪“四个尊重”的方针?
16.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B。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D。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15. “同在跑道上赛跑,总有一个第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共同努力就能同时同步富裕
B.共同富裕、全国致富是不可能的
C.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
D.先富后富的差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14.下列关于“四个尊重”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基础是尊重知识,本质是尊重人才,关键是尊重创造
B.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C。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D。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1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到本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致架构已经确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就会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