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说明
A、我国农民生活仍未实现总体小康B、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C、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D、在我国,平等就意味着平均
2、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夏某在应聘某信用社时,由于其患有乙肝“大三阳”而不被录取,于是他向四川省劳动保障网举报投诉,在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助下,信用社于2008年8月22日作出了录用夏某的决定,夏某已于8月26日到单位报到上班。此案说明①公民享有的权利是无条件的;②公民权利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③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④公民享有平等权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008年5阅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对遭遇地震灾祸的四川人民来说,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A、很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B、不可能自力更生地生活C、还没有真正解决温饱问题D、失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需要心理医生救治
18、
(1)近几年我市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
①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③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
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把老区发展得更好做准备;
②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③当好国家小主人,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④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17、题中的观点不全面。
(1)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但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硕果累累,除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还离不开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1)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心愿。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见教材P45)
(3)
①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②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原则;
④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5分)
16、 " 春风犹化千层雪 , 海水流连两岸新。 " 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 " 和平之旅 "" 搭 桥之旅 "" 历史性握手 "" 跨越海峡握手 " 成为国人最热门的话题。
热情的网民为此写 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 / 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 / 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 / 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请你感悟小诗蕴意 , 回答下列问题 :
(1)"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 ,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 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5分)
(2)" 踏上回家的路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12分)
(3) 通向 " 和平双赢 " 的路上 , 还有许多的曲折和障碍 。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三点。9分)
15、“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触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的显示”,下列事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2004年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奥运夺取金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
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有望超过英国,从去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为第四位
③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
④1949年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