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区各族群众,给大家带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深切关怀和新春祝福。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奋战灾区第一线,抗震救灾。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表达了对遭受大地震灾害袭击的人群的关怀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在我国的广大内陆的深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农村和城镇,贫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到2003年底,我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有2000多万人。他们( )
A.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B.不需要给予特殊的援助 C.是我们的同龄人D.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
1.这几年来,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断加强,并制定、采取和实施了一系列对策,获得了积极效应。新一届领导的新政之一是更加向弱者倾斜,这是“以人为本”的重点和底线。那么在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②受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③党和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 ④没有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导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小魏在课余时间做了一项收入来源的调查,以下是他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 |
职业 |
主要收入来源 |
父亲 |
国企干部 |
工资、奖金 |
母亲 |
个体户 |
营业收入 |
叔叔 |
自由职业者 |
股息、佣金 |
姑姑 |
外资企业销售员 |
产品销售提成 |
伯父 |
农民 |
农产品销售收入 |
(1)请你写出小魏可能采取的调查方式。(至少两种)(2分)
(2)上述表格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分配制度?(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4分)贯彻这一分配制度应注意什么?(2分)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则超过20%,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着中国70%以上的GDP、60%的税收、80%的出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增就业从总量上看都是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分)
(2)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什么样的政策?(2分)
(3)请你就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两点建议。(4分)
1.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材料一:漫画《欢迎乘坐》
材料二:2009年6月10日光明日报载文报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请问: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实行什么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6分)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8分)
17.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③是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需要
④能彻底实现社会的公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随着股市的发展,我国股民人数不断增加。股民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按________要素分配 ( )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管理
15.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相结合
14.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如下表: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其他经济(%) |
1988年 |
51 |
33 |
12 |
4 |
0 |
2008年 |
24 |
35 |
14 |
16 |
11 |
上表表明该地 ……………………………………………………………………( )
A.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改变
B.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