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无论向溶液中加入哪种物质,只要使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1·L-1,溶液中都会有沉淀生成。该组离子可能是
A.NH4+、K+、Cl-、SO32- B.K+、Na+、SiO32-、AlO2-
C.Ba2+、Na+、HSO3-、NO3- D.Fe2+、NH4+、NO3-、C1-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B.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48gO2和O3混合气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与氧原子共形成2NA个Si-O键
3、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I2+MgAt2 ②AtI+2NH3(l)=NH4I+AtNH2.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②中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①中的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MgAt2的还原性弱于MgI2的还原性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放热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木柴燃烧需要用火柴点燃,所以木柴燃烧是吸热反应
D.苛性钠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27.(9分)标准状况下,向100 mo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测得最后所得溶液M的PH>7(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在溶液M中逐滴缓慢滴加1 mol/L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图中B点位置固定,且V(B)=300,而点A C 可在各自的轴上移动。
V(CO2)
ml
0 A B V(盐酸)/ml
⑴ 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B 点时,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两种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⑵ V(A)的取值不同时,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也不同,请填写下表:
V(A)的取值 |
V(A)=0 |
0<V(A)<150 |
V(A)=150 |
150<V(A)<300 |
溶质的成分 |
⑴ |
⑵ |
⑶ |
⑷ |
当V(A)=200时,C点数值为_____________.
⑶取V(A)=100时对应的溶液M 30ml 与等体积的1 mol/L的盐酸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Vml,则V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L 硫酸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和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 mol ,硫酸铜的物质的分数为x
⑴ 若x=0.5,当Cu2+在阴极恰好完全析出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为多少?所得溶液的PH为多少?(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且不考虑产生的气体的溶解)
⑵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均为0.12mol 试求此时的x的值
25.(9分)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用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和“另一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它。CuH 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u+ === Cu2+ + Cu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溶液和“另一物质A”制CuH 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A”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A的化学式为NH5,它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它的电子为______________,A溶于水后,溶液显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⑵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uH溶解在稀HCl中,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产生的气休只有NO,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有A、 B 、C 、D 、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 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 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⑴A2B和A2D两者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B 、C、 D 、E 四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形成的盐中,有两种盐(组成元素可不完全相同)溶液都呈碱性,但它们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于水所得溶液呈中性,这两种盐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电子式表示B、 C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C2B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已知1 g A 单质在E 单质中完全燃烧时放的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单质 ,甲、乙、丙,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变化,其次要生成物已略去。
MnO2
乙
E溶液
① 点燃 ②
③
MnO2 加热 乙
④ 点燃
⑴已知乙元素的+2价离子与Ne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①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若反应①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C溶液中得到C 需经过两步操作:先从C的溶液中得到晶体,再将晶体转化为C 。从C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将得到的晶体转化为C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工业上制取单质乙常用电解方法。现有化合物B和C 可供选择,你认为先哪一种更好?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