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由于某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这意味着该企业在相同单位时间里生产产品的数量会(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 ),产品的价值总量会( )。
A、增加了4倍,增加了4倍,降低了4倍
B、 增加了4倍,减少了3/4,增加了4倍
C、 增加了4倍,不变,增加了4倍
D、增加了4倍,增加了4倍,不变
28、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不是惟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7、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等价交换出现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 ②等价交换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而商品交换时不可能出现价值和价格相等 ④等价交换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相符 ⑤等价交换是指两个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相等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6、商品流通的公式应为:
A、货币--商品--货币 B、商品--货币--商品
C、商品--商品 D、商品--交换价值
据中国价格信息网报道:今年8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仅1.3% ,CPI创下23个月新低,与8月份CPI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却上涨了5.3%,CPI和PPI之间形成的“剪刀差”表明,我国的价格传导机制有问题。很多产品都滞留在库房,没有进入流通领域,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就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加剧。据此回答23-25题。
23、材料中的“通货”是指:
A、流通中的货币 B、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
C、流通中的商品 D、流通中的金属铸币
24、材料中所谓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为:
A、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B、 国家发行的纸币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 社会总供给持续小于社会总需求
D、流通中的纸币贬值了
25、与材料中现象相对的经济现象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理解正确的有:
①物价上涨一定导致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 ③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 ④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 ⑤通货膨胀时金属货币贬值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据中国价格信息网报道:今年6、7、8月,一贯是我国煤炭行业的供应旺季,而今年夏天,却是烽火连三月,收入少万金。增产过多导致煤炭市场多项交易指标的走低,各类煤炭品种价格的下挫,为一度红火的煤市拉响了警报。面临此种形式减产成为必然之选。据此回答20-22题。
20、题中的“价格”是指:
A、煤炭的使用价值 B、煤炭的价值
C、煤炭的交换价值 D、煤炭价值的货币表现
21、今年煤炭价格之所以走低,其原因主要是:
A、生产煤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 市场上煤炭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C、 个别生产者率先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D、市场上煤炭的供应量小于需求量
22、由于煤炭价格的走低,生产者只有选择减产,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市场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者的产量 ②市场通过价格实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③供应旺季却价格走低违背了价值规律 ④价格的变动调节了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9、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在执行( )职能时,既需要现实的货币,又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假设我国现有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商品价格水平为150元,当年每元纸币平均流通3次。据此回答15-18题。
15、求我国当年流通中实际所需( )亿元货币量;
A、900 B、1000 C、1100 D、1200
16、题中所提到的纸币其发行权归:
A、中国人民银行 B、商业银行 C、国家 D、中央银行
17、政府发行纸币时可以决定纸币的:
①面值 ②发行量 ③购买力 ④面值的种类 ⑤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题中纸币代替的金属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之所以有此职能原因是:
A、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D、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14、对优质优价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优质商品人见人爱,供不应求,使价值增大
B、优质商品中包含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优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大
D、优质商品的生产技术好,因而经久耐用
例:1把斧子 = 15千克大米。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上面的等式中,15千克大米地位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一般等价物
13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斧子的那个生产者率先将劳动时间减少一倍,则1把斧子可以换多少千克大米
A、7.5 B、15 C、22.5 D、3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