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
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可以变物质 D、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25、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D、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违背它必然要受到它的惩罚
24、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
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能否始
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符合
的哲理是;
A、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由人的意识决定
B、 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正确的思想意识
C、 精神是静止不变的
D、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3、我们想问题,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有时也决定客观
D、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内。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漏选得1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2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
A、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
B、 从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C、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等主观的东西
D、 要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经济的带动下,
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
们绝不能轻言经济全球化。“不能轻言经济全球化”,在哲学上最能体现:
A、发展中国家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2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是:
A、量变和质变 B、发展和灭亡
C、内因和外因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我们之所以要自觉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
思想的侵蚀 ,是因为:
A、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D、人们只有先改造好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1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从哲学上主要说明: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必须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前提
B、意识不能对物质起反作用
C、世界上没有巧妇 D、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17、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A、出现时间的先后,后出现的是新事物
B、力量的强弱、发展的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
C、事物的名称、旗号,是否有最新颖的表现形式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