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为24.2%,这一时期,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增长,人民生活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材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5-1960年积累率为43.8初,结果子致1960-1962年工农业生产连年下降,国民收入不断降低,平均增长速度是负3.1%。
材料三: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总结经验教训,把当时(1978年)高达36.5%的积累率逐步降了下来,‘‘六五”时期积累率为30 .8%,使积累和消费关系趋于协调,这一时期,我国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请回答:
(1) 上述三组材料表明了什么?
(2) 怎样才能恰当安排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
30. 在农村,农民每年都要向国家交一定的“公粮”,这里的“公粮”属于( ) A. 农民交给国家的地租,因为土地归国家所有 B. 农民因种国家的土地而上交给国家的利润 C. 农民以实物形式上交的农业税 D. 实际上是农民卖给国家的余粮
第二学期实验高中高一月考
政 治 试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D.我国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审查,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2003年中央预算,同意财政部长项怀诚作的《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据此回答4-7题: 26.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和国家财政主要环节的是 ( ) A.预算 B.决算 C.税收 D.财政收支平衡 27材料说明,我国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 ) ① 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②国家财政拨款 ③国家预算 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8.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是 ( ) A.增加税收 B.减少工资 C.发展经济 D.增发国债 29.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为刺激社会需求,财政支出的重点应转向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来,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适应。这表明 ( ) ①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②国家凭借政治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 ③财政支出重点的确定是以经济和疏忽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 ④政府的决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 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 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 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 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22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总规模达5100亿元人民币。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 A.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B. 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和规模 C. 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和规模 D. 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2002年12月9-1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在建的基础设施等。据此回答23.24题: 23..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债资金属于 (…..) A.积累资金 B.消费基金 C.储备基金 D.流动基金 24.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的作用 ( ) A.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巩固国家政权 D.调节资源配置 25.我国自1997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连续5年累计6600亿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入,使我国集中国力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这说明 ( ) A.只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B.国家财政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国家财政是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19. 上海市政府近年来加大在城市道路建设上的支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仅去年一年上海市地图就更新了20多次。市政府用于城市道路上的投资属于 A.积累基金 B.补偿基金 C.消费基金 D.社会保障基金 20.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A. 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B. 税收收入、外债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C. 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D. 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18、国家征收增值税,从社会生产方面看
A 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B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
C 以不含税的商品销售价为计税依据 D 可防止进货商品的偷税漏税行为
17、 河南民权县某酒厂厂长为摆脱单位不景气的景况,偷税117万元用于生产而被判处有
期徒刑三年。李某犯罪的根本原因是
A 拒不执行税法的规定,不缴纳税款 B 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
C 没有正确处理税收和盈利的关系 D 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而维护企业小集体利益,严重违反税法
16、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社会经济中决定一个经济
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的是
A 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B 是否负有直接的纳税义务
C 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 D 是否具有纳税意识
15、税收的固定性是指
A 各纳税人应缴的税款是固定的 B 税收征收对象的范围是不变的
C 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
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更改
D 企业或个人一旦被确定为纳税对象,则不能改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