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3318  373326  373332  373336  373342  373344  373348  373354  373356  373362  373368  373372  373374  373378  373384  373386  373392  373396  373398  373402  373404  373408  373410  373412  373413  373414  373416  373417  373418  373420  373422  373426  373428  373432  373434  373438  373444  373446  373452  373456  373458  373462  373468  373474  373476  373482  373486  373488  373494  373498  373504  373512  447348 

39、(选答)学过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后,同学们就“国家财政收入的数量问题”展开辩论,可归纳为三种观点:第一,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第二,国家财政收入越少越好;第三,国家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13分)

试题详情

38、(必答)《中国财经报》报道,一些地区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采取了“财政返还”企业税金的做法。即不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企业,依据投资规模及纳税情况,由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向企业返还上缴的税金,并且盲目攀比,甚至展开“优惠政策战”。

   请运用税收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作法进行评析。(10分)

试题详情

22、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4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2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500亿元,企业利润为200亿元。该国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是()

A、5500亿元        B、4700亿元       C、900亿元     D、1500亿元

试题详情

   在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是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国民收入,搞好国民收入的分配。据此回答18-21题。

18、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社会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

A、不断扩大积累,努力发展生产;    B、广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D、增加各行业的劳动投入,生产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

19、国民收入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是因为( )

A、国民收入是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

B、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

C、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

D、国民收入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20、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这主要说明( )

A、国民收入分配后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

B、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与消费两者都不可偏废;

C、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

D、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21、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 )

A、由劳动者个人素质决定;         B、由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决定;

C、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D、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强制执行的。

试题详情

   我国政府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及时作出部署,保护粮食生产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为支持开发房地产二级市场,我国对房地产二级市场征收的税减少了近50﹪;为支持高科技产业,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采取了好多优惠的税收政策;我国对支持西部大开发等也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据此回答16-17题。

16、上述税收政策体现了(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点;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17、政府取消农业税是基于以下哪些考虑( )

①国家财政大幅度增长,征收农业税完全没有必要      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国民经济中又是最脆弱的产业部门    ④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马克思曾经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列宁指出:“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据此回答13-15题。

13、列宁的话表明( )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③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④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政府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马克思和列宁的话分别指出了( )

A、税收的作用和税收的无偿性; B、税收的固定性和无偿性;

C、税收是供政府官员消费的和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D、税收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和税收的无偿性。

15、马克思和列宁的话共同说明( )

A、税收是用来调控经济,增加国民收入的;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是政府取得的收入; D、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

试题详情

今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受灾人口达1.7亿人次,需救济的约7000多万人。在紧急救灾救济工作中,中央安排救灾应急资金2.89亿元,安排恢复重建资金2.56亿元。据此回答9-12题。

9、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①国家财政拨款 ②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③国家预算 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0、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 )

A、税、利、债、费的总和;         B、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C、国家的分配政策;            D、经济的发展水平。

11、下列对财政支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它主要是用于国家应付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灾工作     ②它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③它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④通过它,国家的各种职能得以实现   ⑤它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12、下列有关财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C、财政支出是国家对各种自然灾害救济的资金拨付;

D、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试题详情

   充分发挥财政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很多的。财政工作者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6-8题。

6、“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D、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因为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7、“聚财”之度在于( )

A、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幅应与国民收入同步;

D、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8、“用财”讲效益主要是指( )

A、财政支出要满足社会经济运行各个环节的需要;

B、财政支出要保证特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量的对比关系; D、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方向。

民政部派出9个检查组到2004年灾情严重的河南、四川等17个省区,对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困难群众顺利过冬、过节。

试题详情

   在我国,对国有企业而言,既要向国家交税,又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利润。据此回答4-5题。

4、国有企业上缴给国家的税收与利润,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国家以整个国家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向国有企业征税,以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        ②国家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的稳定性不如税收      ③国家向国有企业征税是无偿的,而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则是有偿的         ④国有企业如果盈利则既要纳税,又要上缴利润,而国有企业如果亏损则税收和利润可以免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5、上述材料中,国有企业既要交税,又要交纳利润,而非国有企业则只交税,不交纳利润。这种情况说明( )

A、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规模与产量是不一样的;

B、国家征税和国家收取利润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C、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

D、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国家贡献最大。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减去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就是国民收入;

B、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产值;     C、社会总产品在数量上等于国民收入

D、国民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当年的社会总产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