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3498  373506  373512  373516  373522  373524  373528  373534  373536  373542  373548  373552  373554  373558  373564  373566  373572  373576  373578  373582  373584  373588  373590  373592  373593  373594  373596  373597  373598  373600  373602  373606  373608  373612  373614  373618  373624  373626  373632  373636  373638  373642  373648  373654  373656  373662  373666  373668  373674  373678  373684  373692  447348 

14、材料一:国家规定,对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减免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材料二:国家长期对农业实行“轻税”和“增产不增税”的政策。

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对大部分出口产品不征税或者少征税,而对进口产品区别对待,有的征税高,有的征税低。

结合经济常识回答:

以上几种情况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高一政治下学期同步测试答案

试题详情

13、我国财政部长表示,要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高驾驭市场能。

⑴、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⑵、如何理解“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高驾驭市场能力”这句话?

①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5分)

⑶、请你结合所学,谈谈如何才能“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试题详情

12、对财政与税收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把个人所得税的个税起征点由800元调整为1500元,扩大纳税申报范围.加强对税收的监控和征管力度。据此回答9-11题:

9、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是       (  )

A.个人所得税体现了“劫富济贫”的平均主义思想

B.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C.有利于抑制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D.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0、修改后的个人所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这意味着         (  )

A.改变了税收的固定性特点   

B.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收支出

C.降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D.鼓励高收入者依法纳税

11、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特别加强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监控和征管力度。这样做            (  )

①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保障 

②是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具体表现 

③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态势

④有助于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据此回答5-8题:

5、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央和各省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补助的资金属于         (  )

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7、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为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8、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我国自有“皇粮国税”以来两千年历史从未有过的大变局。这一举措在于(  )

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C.减轻农民的负担

D.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试题详情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积累基金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就会导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如果如果积累基金小于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则会导致生产资料的积压,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据此回答2-4题。

2、上述经济现象要求           (  )

A、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必须与物质资料价格增长相一致;

B、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在形态上相一致;

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D、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

3、如果消费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相对稳定,则会出现               (  )

A、消费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B、生产资料出现积压,减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C、消费品积压,企业再生产受到影响;

D、对个人有利,对企业不利。

4、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基本要求是     (  )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②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  ③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某国社会总产值50000亿美元,其中已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000亿美元,上缴国家税金20000亿美元,企业留利10000亿美元。该国人口为1亿,那么,国民收入、职工工资总额、人均国民收入各是(  )

A.45000亿美元、10000亿美元、45000亿美元

B.35000亿美元、5000  亿美元、35000美元

C.50000亿美元、15000亿美元、50000美元

D.30000亿美元、15000亿美元、30000美元

试题详情

30.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 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 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试题详情

29.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决定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的因素是

   A.是否负有直接的纳税义务

   B.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C.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

D.是否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试题详情

国家受批确定了260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务院扶贫办在南昌对其中底7家企业进行了授牌。这些企业将在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下,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征收。回答27-28题

27.材料表明

A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 政府可以直接配置资源

C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可以不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D 宏观调控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28、国家对扶贫龙头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体现了( )

A 税收的固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 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