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近年来,我国商品价格的变化较大,如彩电、电脑、手机、微波炉等相继降价,粮食、钢铁、棉布等原料价格有所上升。这种有升有降的价格波动会导致
A、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B、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C、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D、价值规律作用的逐渐消失
32、某矿业公司合同工黄某故意违反公司的操作工艺流程造成了该矿的重大经济损失,矿业公司告知黄某解除其劳动合同。黄某认为自己虽然给公司带来了损失,但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公司单方面毁约是不妥的。黄某据此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仲裁。仲裁机关应当裁定 ①矿业公司负违约责任,因为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司单方面是不能毁约的②矿业公司正确,因为黄某故意违反操作流程,而且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③矿业公司违背了协商一致的原则,是无效的,因为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征求黄某的意见,取得黄某的同意④黄某败诉,因为他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履行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1、在空调市场开展价格竞争的形势下,某市两家空调大企业宣布合并,进行资产重组,实行强强联合,同时举行合并后的首次联合订货会,一举获得180.1万台,价值达85.1亿的订单,订货数超过目前国内任何一家空调企业的生产规模,真可谓初战告捷。这一事实表明
A企业兼并是防止企业走向破产的有效措施B强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扩大商品市场占有份额
C、优胜劣汰,兼并破产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D、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转变经营机制,大胆地进行兼并与破产
30、在“非典”严重威胁同胞的生命安全时,个别不法商家却乘机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发“国难财”。个别商家大发“国难财”的行为说明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和缺陷②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会导致经济波动③.国家必须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④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某企业花大价钱去做广告,其根本目的是
A、顺利让渡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 B、增加商品的成本和价值量
C、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D、服务大众,奉献社会
28、某市举行全国第一例排污权转让拍卖活动。对这一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A排污权是有形商品,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B排污权是无形的商品,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
C、排污权不是商品,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D、排污权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27、人民群众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正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尽可能地帮他们排忧解难。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关注弱势群体需要
A、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B、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不断提高积累率,尽快实现共同富裕D、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5.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实行累进收费制度,大幅度提高水价,严格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这一做法①是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②是利用行政手段对资源进行调控 ③是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配置 ④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6.民工是我国庞大的劳动大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促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也必须得到尊重。这是因为①在我国,每个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②劳动者享有劳动等基本权利是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③民工是特殊的群体,为城市建设贡献最大 ④侵害民工的事情经常发生,民工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保护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现在越来的多的企业开始召回已经售出的有缺路的产品加强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这虽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企业信带是企业的一种(2003年江苏题) A、价值符号 B、有形资产 C、无形资产 D、投资回报 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他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据此回答23-24题。(2003年江苏题) 23、他们之所以不能取何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场调节具有 A、开放性 B竟争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2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是(2003年江苏题) A.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B.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资金 C.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工资支出 D.加快商品流通,积极扩大出口
21、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正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以展的重要力量。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2003年江苏题) A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 B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C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 D改革开放深化的要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