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西藏有“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的美称。高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西藏旅游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交通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在这个机遇面前,西藏自治区树立“国家政策引导,开发市场运作”的机遇观,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提升青藏旅游业的产品吸引力和服务质量,争取使青藏铁路旅游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经典线路。
请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知识分析说明:
(1)“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分别体现了经济学的什么道理?(4分)
(2)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中为什么既要“市场运作”,又要有“国家政策引导”?(10分)
高一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政 治 试 卷
28.龙港镇李老汉一家的职业和收入情况:李老汉承包了村里15亩地,一部分种水稻,一部分种蔬菜,收入不错;他的大儿子在家里买了一台高频机替别人加工产品,除了每年上交定额税款后,收入也不错;他的小儿子办了个印刷厂,近年生意不错,也赚了不少钱;他的孙子去年大学毕业,现在省城杭州的一家新加坡人办的企业当工人,工资也比较高。
请问:(1)李老汉一家所从事职业的所有制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收入各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填在规定的表格内)(8分)
人员 |
所有制 |
分配方式 |
李老汉 |
|
|
大儿子 |
|
|
小儿子 |
|
|
孙子 |
|
|
(2)根据材料,回答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27、在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众多厂家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时,海尔系列产品却令人称奇地在“高价位”上高奏凯歌。他们制胜的法宝:一是面向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二是专打 “质量战”;三是依靠科技,让科技领跑市场。
请你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这三大法宝制胜的原因。(12分)
26、下图为2006年10月-2007年3月我国消费者物价涨幅统计表
年份 |
2006年 |
2007年 |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
消费者物价指数 同比涨幅 |
1.5% |
1.9% |
2.8% |
2.2% |
2.7% |
3.3% |
注: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物价指数大于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消费者物价指数大于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根据上表分析我国消费者物价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10分)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们是(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其基本标志②实现共同富裕是其根本目标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 )
A.增加就业 B.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23.上题的这种双层经营体制( )
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④改变了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状况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党中央强调,要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因为这一制度( )
A.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产物
B.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的性质
C.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
D.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21、《经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接近8万亿元,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国有经济存在于几乎所有行业,其中石油工业92.1%是国有,化纤、化肥行业69.3%为国有,电力行业90.6%为国有,汽车行业72%为国有,冶金行业64%为国有,铁路行业83.1%为国有,煤炭行业70%为国有,民航、金融行业90%为国有,军工行业100%为国有。上述材料说明( )
A、国有经济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B、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提高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远远超过普通老百姓的承受力,这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波及到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18-20题。
18.国内有资金实力者的投资买房,温州炒房团、境外投资客的投机炒房,是造成房价的上涨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 ( )
A.我国法制不健全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市场调节有缺陷 D.市场经济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19.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发出通知,从2006年6月1日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这是国家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管理手段
20.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
A.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C.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
D.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