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美国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66%,美国联邦各州、县税务局每年都对纳税人进行抽查,尽管这种抽查命中率只占所有纳税人的1%,然而一旦被查出,哪怕是偷税数量很少,也会被罚得倾家荡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每年都要做好对纳税人的抽查工作
B.整顿税收秩序必须强化税收执法,对各种违反税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C.把税收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抓
D.把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共同的目标是 ( )
A.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B.抑制通货紧缩,防止物价长期跌落
C.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急剧上涨
D.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5-6题。
5、“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6、“聚材”之度在于 (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4、如果用数学符号表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M)、社会总产值(W)及财政收入(N)之间的数量关系,正确的应该是 ( )
A.W﹥N﹥M B.W﹥M﹥N C.W﹦M﹢N D.M﹦W﹢N
3、近段时间以来,师范生免费教育受到社会关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政府支付的这一经费属于 ( )
A.扩大再生产基金 B.个人消费基金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D.公共消费基金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据此回答1-2题。
1、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两部分 ( )
A.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积累
B.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消费
C.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D.一部分用于交换,一部分用于消费
2、决定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有 ( )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④消费基金和生产基金的比例安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 2007年3月16日11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温家宝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不是背离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某校学生就我国的民主建设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学依据。(8分)
(2)作为我国的公民,你认为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0分)
3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保证党的正确领导,是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辩题:中国共产党只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一定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14分)
3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使用“”域名的政府网站总数发展到近1.2万个。目前,96%的国务院部门建成了政府网站,约90%的省级政府、96%的地市级政府、77%的县级政府都拥有政府网站。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政府网站坚持以公众为中心,明确“发布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服务、开展互动交流”的功能定位,不断强化内容保障工作,逐步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
(1) 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有什么意义?(6分)
(2) 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我国创造了哪些方法和途径?(6分)
(3) 有人认为,只要自觉接受监督,政府就能够提高行政水平,对于这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32. 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B. 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C.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