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 截至2007年年初,全国国有企业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实现利润却比2003年增长147.3%,企业资产总额比2003年增长45.7%;3家国有企业进入2007年世界100强企业排行榜。这说明 ( )
A.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在逐步加强 B.国有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在提高
C.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 D.国有经济的管理越来越规范
3. 对于前几年外国品牌手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内手机生产企业也努力形成和扩大品牌优势。对企业来说,形成和扩大品牌优势应该 ( )
A.始终以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
B.加大产品功能的宣传
C.生产几种固定的产品
D.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现代,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表现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是取决于一国企业的竞争力。回答1-2题: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因为 ( )
A.企业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
B.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企业的作用最重要
C.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体
D,企业提供了所有产品和服务
2.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离不开一定形式。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形式 公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
A.公司可以发行股票 B.公司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公司制企业最多 D.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公司形式
22、材料一 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二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地区 年份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东部 |
11334 |
12811 |
14159 |
16207 |
18217 |
23768 |
中部 |
5892 |
6395 |
6691 |
7757 |
9481 |
10608 |
西部 |
4687 |
5007 |
5473 |
6187 |
7219 |
9338 |
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12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16分)
20多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使我们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到目前为止,国家高新区已达54个,加上新纳入高新区管理的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54+1”的发展格局。国家高新区在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据此回答19-20题。
19、上述材料说明( )
A、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C、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20、上述材料说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①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②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1-10 11-20
16、在舆论普遍追剿黑心商贩,责怪监督不利的时候,专家认为消费者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追逐“原始养殖”、生猛鲜嫩等心理助长了“红蛋绿鱼”之类潜入餐桌。畸形消费心理已助长餐桌污染,破坏着人们的“饮食心态”。这说明( )
①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③必须加强市场监督,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④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正常的经济行为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5、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上述材料给当前的企业带来的启示是( )
A、彻底改变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环保行业的产品
B、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树立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问题,促进环境型产品的发展
D、关注别国的消费状况,提高产品的出口量
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其经济依据是 ( )
①财政政策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③扩大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④货币政策可以调节、平衡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