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材料一:
图1:近三年某省GDP总量变化 图2:近三年某省单位GDP能耗走势
注:(1)近3年该省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材料二:近年来,该省政府把降低能耗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08年初,即提出2008年奋斗目标:在2007年基础上,单位能耗下降4.4%。
(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该省把降低能耗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何积极意义?(8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采取哪些方式帮助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分)
|
28.在美国,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称为“次级贷款”。为防范风险,这些放贷机构又通过金融创新,把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和次级抵押贷款还款利率的大幅上升,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引发“次贷危机”,从而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带来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这给我们有何启示。(11分)
27.2008年4月18日,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在京举行,标志着这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四省三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国的40%,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在这一通道修建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十分必要。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阐述京沪高铁建成的经济意义。(12分)
26.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材料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成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一些关键能源和原材料进口数量惊人: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同比增长14%,2007年我国原油进口增加10.3%,达到16000万吨。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约在44%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分析这种变化给我们的经济启示。(6分)
25.“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中国制造”目前被一些国家和媒体“妖魔化”,影响中国产品的信誉,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此,我国企业应( )
A.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B.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增强竞争力
C.坚持以质取胜,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4.下列表格的内容反映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 )
内 容 |
2006年 |
2010年 |
机电类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
20% |
50% |
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
13% |
20% |
①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③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下列对我国加入WTO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进一步加强了与所有国家的经贸联系,拓展开放新空间
③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④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中国到201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是:万元GDP能耗在2005的基础上降低20%左右。为降低能耗,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必须 ( )
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对耗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④通过政府定价,提高能源价格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因为跨国公司 ( )
A.以对外输出产品为目的 B.从事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
C.控制着各国的经济命脉 D.是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20.2007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7亿元,对外投资额187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 ( )
A.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B.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C.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