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383  37391  37397  37401  37407  37409  37413  37419  37421  37427  37433  37437  37439  37443  37449  37451  37457  37461  37463  37467  37469  37473  37475  37477  37478  37479  37481  37482  37483  37485  37487  37491  37493  37497  37499  37503  37509  37511  37517  37521  37523  37527  37533  37539  37541  37547  37551  37553  37559  37563  37569  37577  447348 

9.(W.17)(ⅰ)用装置A、B和乳胶管组成装置,用于收集已经干燥的NH3气体(①装置A已经过了气密性检查;②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碱石灰、水和酚酞)。

 

回答下列问题:

⑴干燥剂碱石灰应放在________中(填广口瓶代号)。

⑵NH3气体进入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上述可供选用的试剂改成浓硫酸和石蕊溶液,仍用装置A、B和乳胶管组成装置,

还可收集其它气体,请列举可收集的气体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

(ⅱ) 粗盐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

⑴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同学将所得精盐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实验。实验中需要用80mL,1mol/L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的精盐质量为­­_________g,用于定容的仪器的规格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  化学综合实验设计(答案)

试题详情

8、(T.23)“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整个过程只控第一个反应,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下图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各装置中试剂或物质是:(A) 2mol/LH2SO4 (B) Zn  (C)  2mol/H2SO4+CuSO4  (D) Zn E) CuSO4溶液  (F) NH3·H2O  (G)30%H2O2  (H) 饱和H2S溶液 (I) NaOH溶液。

已知:Cu2++4NH3·H2O=[Cu(NH3)4]2++4H2O

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反应过程中B与D两容器中反应速率比较B    D(填<、>、=),原因是                                   

  (3)H中的现象是                          

(4)I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A和B之间导管a的作用是                     

  (6)在该实验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试题详情

7. (L.18)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盛放药品前,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

Ⅱ.两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无色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SO2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6.(J.28)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面装置模拟一个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打开F的活塞,瓶D中可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是(写化学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瓶B的作用是       。 (3)最终在烧杯C中结晶出一种晶体,该晶体滤出后,对其充分加热,该晶体分解,可得到一种白色粉末。烧杯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反应所得的产品产量和打开分液漏斗E、F的先后顺序有关,为了得到较高的产量应先打开分液漏斗   (选填“E”或“F”)

(5)若不考虑尾气的吸收问题,该装置C中有一处不太合理的地方,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试题详情

5.(H.23)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          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     。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 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     

试题详情

4.(H.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盐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分别加热了NaNO3Cu(NO3)2AgNO3。(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1)甲同学加热的是Na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产生气泡,部分石蕊试液被压至装置③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分析装置①中剩余的固体得知,剩余固体中含有N元素,且显+3价。请写出NaN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加热的是Cu(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丙同学加热的是Ag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部分消失,英才剩余的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石蕊试液也逐渐变为红色,有少量液体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丙同学据此写出了AgNO3受热分解可能的两种化学方程式:

(Ⅰ)4AgNO3   2Ag2O+4NO2↑+O2↑,

(Ⅱ)2AgNO3    2Ag+2NO2↑+O2↑。请你分析,可能正确的是哪一个并说明

由: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4)由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请你推测: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可能与     

                         有关。

试题详情

3.(E.27)微型化学实验(简称ML)是绿色化学新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微型实验具装置小巧,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减少污染等特点。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NH3的催化氧化(附着在玻璃纤维上的Cr2O3作催化剂),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图中必要的铁架、铁夹、微型酒精灯等均已略去)。实验可提供的药品有:① NH4Cl、Ca(OH)2的混合物;② 浓氨水;③ KClO3和MnO2;④ 蒸馏水;⑤0.5 mol/LNaOH溶液;⑥ 酚酞试液;⑦ 浓H2SO4;⑧ 6 mol/LNaOH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微型叉形管中液态物质A是         ,B是             。

(2)C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混合物D是为了检验酸性物质的生成而放入的,其组成是         

。实验过程中是D变化现象为               。

(4)F处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             

试题详情

2.(C.19)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确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 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 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 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⑶ 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      。该测得值与工业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总是偏低,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不一定填满)。

                                                           

                                                           

                                                            

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且操作简单)

                                    

试题详情

17.① 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或者Z。元素Y、X、

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 X在A、B、C、D中的化合价分别为0、-1、+1、+5。③ 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④ 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X、Y、Z的元素符号:X:    ,Y:    ,Z   

(2)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6.(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

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  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

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3)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      

   A.NaOH       B.NaCl       C. KBr       D. Na2CO3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