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受生猪存栏量的减少、养殖成本增加以及生猪疫情等因素影响,2007年5月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的上涨说明( )
A.价格的波动不能脱离价值太远 B.商品的供应量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C.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D.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价格的变化
16.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12月2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调整后,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这一举措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少市场货币供给 B.抑制GDP过快增长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15.“浙江模式”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成为造就浙江经济发展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归根到底在于它( )
A.有完善的分配制度 B.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C.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4.造就经济发展奇迹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机制较早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因为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要是通过下列因素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
①供求关系 ②法律手段 ③竞争机制 ④价格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代表们呼吁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安居问题。要从根本上使住房“廉”起来就必须( )
A.力求改变市场上住房的供求关系 B.提高生产住房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C.放弃对高档次住房的开发和生产 D.提高生产住房的个别劳动时间
“浙江模式”造就经济发展奇迹,其原因主要有三个:非国有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较早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和区域性的小产业群,尤其是由非国有经济发展引起的所有制结构变革,被认为最能表现浙江的特色据此回答14、15题。
12.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的引导。这就要求政府( )
A.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为劳动者直接安排就业岗位
B.营造有助于促进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D.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和职业平等观
11.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 )
A.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B.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C.储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10.“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在昏暗油灯下缝缝补补的身影,宛如昨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甘愿做苦行僧。这表明,从根本上讲( )
A.消费是由消费者愿望决定的 B.消费才能完成产品的生产行为
C.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D.消费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9.“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是民间流行的顺口溜。这个顺口溜主要反映的是一些不法生产者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A.安全权 B.知情权 C.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8.2007年7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向社会公布,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召回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
①是商品,因为它即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②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③是商品,因为它被召回,可再用于交换;④不是商品,因为它有安全隐患,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