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7分)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川渝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猪生产下滑,导致猪肉价格的飙升,最高达到了18元/斤,进而引起了肉、禽、蛋、奶及其其他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扬。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中包含了哪些经济学道理?请同学们分析。
29.(8分)学习了经济常识之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论:
甲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有实际意义。
乙表示不同,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因此,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才有实际意义。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评价甲、乙两位同学的认识。
28.(12分)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降。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肉实在尴尬。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2)请你谈谈猪肉价格上涨对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27.(10分)“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26.(8分)2007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7403元,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上是在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左右。
根据材料和图表回答:
(1)美元汇率和人民币的币值会发生什么变化?
(2)简述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25.随着国际油价走高,电动汽车代替烧油汽车。这说明 ( )
A.石油和电动汽车是互为替代品 B.烧油汽车和电动汽车是互为替代品
C.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可能增加 D.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可能减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45分)
24.右图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表明 ( )
A.价格与价值相背离是由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的
B.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
价值
C.价格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价格
D.等价交换只存在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23.下列对商品流通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商品流通是指物物的直接交换 B.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C.商品流通的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 D.商品流通的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22.在经济往来中结算中经常使用到的信用工具有 ( )
A.外汇 B.现金 C.信用卡 D.支票
21.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