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6、右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A.生产扩大 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
B.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
C.供不应求 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
D.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 生产扩大
25、商品、价值、价格三者密不可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是商品必然有价值,有价值未必有价格
B.是商品必然有价值,有价值必然有价格
C.商品与价值一同产生,价值与价格一同产生
D.商品产生在前,价值次之,后才有价格
24.商品,货币与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存在,货币未必存在;货币存在,价格未必存在
B.商品存在,货币就存在;货币存在,价格就存在
C.商品存在,价格未必存在;货币存在,价格必然存在
D.商品存在,价格必然存在;价格存在,货币必然存在
23、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 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C.减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 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21.某一商品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额外收益,他应该
A.扩大个别劳动时间,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C.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D.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商品价值量
20、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
A.等制成盆景时卖出 B.在价格最高时卖出
C.等结出更多豆子时卖出 D.在能够卖掉时卖出
1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产出许多豆子。
18.甲乙丙三人生产同样的犁。生产一架犁,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只要8小时。综合分析可知,生产一架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不能确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