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据此回答23-24题。
23.对适度消费的正确理解是 ( )
A.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B.现在有消费贷款,花钱可随意些
C.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控制,又不盲目攀比
D.有钱也不花,尽量节约
24.下列消费行为中属于适度消费的是 ( )
A.吃水果先吃烂的,存好的,吃完烂的,好的又烂了
B.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有计划地进行消费
C.中学生吸低档烟 D.买商品非名牌不要
22.甲一贯省吃俭用,三个孩子只让其中一个读书,就连过年给孩子买衣服也得精打细算,其银行存款已积聚一个不小的数目;而邻居乙则与之相反,吃饭讲究鲜的贵的,穿衣讲究高档名牌,过节假日,亲朋相聚,狂吃暴饮。上述两人的做法 ( )
A.甲坚持勤俭节约的做法可取,乙的做法是错误的 B.甲、乙的做法都对
C.都没有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消费观 D.都属于超前消费
21.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目前,我国都市中出现了一群被称作“月光族”的年轻人,他们信奉享受生活,每月工资全花光,只要有人敢借给他们钱,多少钱都敢花,他们中甚至有人靠消费信贷,提前住上了豪华房子,开上了私家车。据此回答19-20题。
19.对于“月光族”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种消费习惯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这种消费方式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C.这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D.传统的节俭观念已经过时,能挣会花是时尚
20.银行为“月光族”提供消费信贷 ( )
A.应充分考察其还贷能力与信用,减少贷款风险
B.符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应积极支持其消费
C.有助于促进青年人计划消费,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D.必然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前几年,“打包”现象不太常见,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说明 (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一成不变的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
D.铺张浪费现象已不存在了
18.对上述“打包”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打包”现象越多越好 B.“打包”现象越少越好
C.“打包”是合理消费的结果 D.“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要大力提倡
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假日上夜校、上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据此回答15-16题。
15.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 )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D.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16.材料中的“充电”行为,是一种 ( )
①生存资料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 ③精神文化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每逢新年,同学们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抬不起头来。”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种消费观属于 (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4.作为一种理智的消费应该是 (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2.人人都是消费者。但在消费者活动中,有人花钱如流水,有人精打细算;有人对名牌趋之若鹜,有人注重实际,讲求实用;有人崇尚流行、赶时髦,有人在各种诱惑和压力下不受干扰,自主决定消费行为。这说明 ( )
A.人们的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 B.消费是由每个人的个性决定的
C.消费需要社会作出统一的规定 D.消费者要践行统一的消费观
11.虽然组装电脑的价格便宜,但品牌电脑有较好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体系,用起来更让人放心,因此很多人选择品牌机。这说明 ( )
A.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B.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是影响消费因素
C.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惟一因素
10.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买方市场,大量商品积压;另一方面居民储蓄一再攀升,至2006年底已达126 196亿元。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人们对于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 B.人民预期未来有减少收人或者失业的风险
C.人们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物价增长水平 D.社会产品大大超过人们的需求水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