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乌鲁木齐“7.5“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全国各族群众纷纷遣责这一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件。许多法律界的人士更是指出: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哪个民族,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动。任何人践踏国家的法律,破坏社会秩序,侵害人民生命财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
③有序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是否遵守法律则是衡量有序与无序参与的准则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农民已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指挥煽动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据此回答2-3题。
34、(12分)2009年5月25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相关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呈有关各方冷静妥善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结合我国的外交政策说明中国政府对待朝鲜核试验问题的态度。(12分)
33、(12分)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集“三农”。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风雨兼程30载,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1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温暖的记忆?(12分)
32、(8分)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需要有适当的组织形式。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辨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唯一有效形式。(8分)
31、(8分)材料:乌鲁木齐“7·5”事件,给当地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它所反映出的绝不是什么民族矛盾,而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团结是福,分裂是祸。我们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大好局面。
简答题: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大好局面?(8分)
30.在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任何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团结坚如磐石”,是因为我国 ( )
①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剥削与歧视的根源 ②已经消除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9. 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 )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②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③安徽省颍上县赛涧回族乡人民政府 ④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建国6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些政治制度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据了解,在“7·5”事件中,新疆没有一座宗教活动场所和一名宗教人士参与打砸抢烧,各族宗教人士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宗教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立即站出来对暴力行为进行声讨、谴责。这说明 ( )
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符合民族实际,深得民心 ②我国宗教已经成为独立自主自办事业 ③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利于团结广大教徒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