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B )
A.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B.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据悉,目前国产奥迪部分大排量车型已列上停产计划。这说明(A)
A.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B.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C.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4. 国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还是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我国的税收在本质上是( A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B.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针对石油供应紧张问题,我国实施燃油税,以鼓励企业开发省油节能的产品。这说明 (D)
A.国家可以任意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C.国家可以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D.国家可以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而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 (C)
A、税收具有法制性特征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
D、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8月13日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降低小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这表明:(C)
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④消费税政策具有合理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答案:(1)①政府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积极引导和促进小排量汽车的生产、消费;②政府大力推动节能型社会建设,扎实有效推进节能减排付诸实践;③政府促进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正确消费观的树立。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小排量汽车价格的下降,会带来人们对它的购买量的增加;而大排量汽车价格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人对它的购买。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油价的高位运行会导致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下降。
17.答案:(1)国际食品价格出现了上涨加快趋势;发展中国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食品价格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2)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平衡。③国内粮食供求平衡,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从而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内粮食供求平衡有利于提高我国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16.答案:(1)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就处于有利地位。注重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有利于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②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华药注重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市场需求的商品;必须注重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18.(2009江苏镇江模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大幅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高油耗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同时降低1.0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围绕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这一话题,同学们开展综合探究学习。
(1)政府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传递了哪些经济信号?
同学们了解到,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日趋紧张,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后,大排量乘用车的车价将大幅提高,这会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费意愿。
(2)请你分析上述专家观点的经济学依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