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上应该并驾齐驱,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里的“并驾齐驱”体现了市场经济的:(D)
A、开放性 B、竞争性 C、法制性 D、平等性
18.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该市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2)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3)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7.答案:(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①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③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16.
答案:(1)材料一表明,2007年江苏省人均生活用能总体增长,其中清洁能源使用增速较快。
材料二表明,近一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总体增长;但工业能源消费地区增速不平衡(或苏南、苏中增速回落明显,苏北地区上升)。
(2)一般来讲,能耗的增长可以反映生活的改善和生产的发展。但能耗的过快增长也会增加生产和生活的成本,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18.近年来,某市政府仅仅围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在紧紧依托石油产业的同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7位,多项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2%,万元GDP水耗降低1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68%提高到72%,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1提高到0.68等目标任务,并指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构建和谐社会。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免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各项费用;构建了以“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快黄河口湿地保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69%,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文明社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该市是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7.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2009江苏徐州摸底)材料一:2007年江苏省人均生活用能情况
清洁能源 |
数量 |
比2006年增长 |
生活用电量 |
334.9千瓦时 |
9% |
生活用天然气 |
4.5立方米 |
48.2% |
注:2007年江苏人均生活用能共折合标准煤1645千克,比2006年增长7%。
材料二:苏南、苏中、苏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变动情况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有人说,能耗的增长反映了生活的改善和生产的发展。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1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面临的重要任务。
经济发展可用以下函数表示:
Y=F(K,L,A,R……) 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 |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
A.K B.L
C.A D.R
答案:C
解析:集约型经济发展之路即低投入高产出的道路,这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在题干中“A”代表技术,故选择C项。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据此完成13-14题。
13.面对经济发展遭遇的能源约束矛盾,根本之策是( )
A.放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B.节约能源,推广节能技术
C.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D.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D
解析:C项不合题意,A项说法不当,B项不是根本之策,只有D项符合题意。
14.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 )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只重视经济的快速增长④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12. 答案:A
解析:①②③正确表达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④说法有误,建设新农村,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城市要帮扶,但作用是第二位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