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20分)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举“以人为本”大旗,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部队十万余人立即奔赴灾区,各省、市立即派出了救援团,成千上万志愿者从各个方向进入抗震第一线,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同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辉乐谱,唱响了一首“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雄伟赞歌,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1)请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分析上述材料。(8分)
(2)请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取得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给我们的启示。(12分)
|
高一政治试卷答题卡 座位号
31、(20分)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材料二: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科学分析我们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1)结合材料一,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2)材料二中,“创业的倍增效应”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8分)
30、2010年5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与来到玉树地震灾区与群众亲切交谈,询问灾情;在为灾民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关切了解各类基本生活用品的供应和救灾物资发放情况。食品够不够吃、衣物够不够穿、御寒被褥能不能保证,孩子上学问题如何解决,他都一一询问,耐心察看。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A、一切相信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一切为了群众 D、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9、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8、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③要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④只有实践才是获得知识的途径,盲目读书是无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6、“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入水中抢救落水儿童。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这启示我们
A、要鼓励人们不顾生命安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
C、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
D、社会应把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尊重和满足放在第一位
2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的基础是
A、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正确认识 B、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
C、人们选择的目标的实现程度 D、社会实践
23、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等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说明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