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8193  378201  378207  378211  378217  378219  378223  378229  378231  378237  378243  378247  378249  378253  378259  378261  378267  378271  378273  378277  378279  378283  378285  378287  378288  378289  378291  378292  378293  378295  378297  378301  378303  378307  378309  378313  378319  378321  378327  378331  378333  378337  378343  378349  378351  378357  378361  378363  378369  378373  378379  378387  447348 

2.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解析]选C。题干中强调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体现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因而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A、B两项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试题详情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方案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不超过3 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将有360名。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名额的12%;保证全国每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个代表,人口特少的33个民族都有1个代表名额。据此回答1、2题:

1.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其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是总名额的12%,全国人大的规定说明(  )

A.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加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D.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解析]选B。从题中看,少数民族都在全国人大有自己的代表,说明各民族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项错误,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试题详情

8.(12分)(2010·银川高一检测)《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规划总体目标: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有人认为,只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一定能实现材料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以《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实现材料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其优越性方面思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党的领导核心、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宗教政策等。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因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材料中的发展目标。

(2)要实现材料中的发展目标,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大力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还需要中央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兄弟省市区的帮助等,因而该说法是不全面的。

试题详情

7.(14分)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回首历史,植根于中华沃土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展望未来,这一制度必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引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的存在原因。

[解析]做本题时,需明确问题中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越性。结合教材知识,从国情和优越性两方面作答。

答案: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试题详情

6.2009年7月2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严重暴力犯罪,给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都带来了灾难,其煽动者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阻挠新疆发展、危害祖国统一。要挫败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图谋,就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民族自治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D.促进民族平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材料中“7·5”事件反衬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选A项。C项错在“高度自治权”;B、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5.新中国成立60年来,坚实制度催生巨大飞跃--民族区域自治以其不竭的制度动力,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推动各民族在创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①适合我国国情

②由“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

③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决定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结合教材基本知识,①②③符合题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发展,因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4.(2010·海口高一检测)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这表明(  )

A.各民族已实现了完全的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利

D.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B。分析概括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A、C两项错误,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平等,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对少数民族采取的一些特殊政策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平等地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享有特殊权利。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干未涉及这一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3.2009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5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等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民族自治地方不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其具有双重职权,香港、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A、B、C三项表述错误,应予以排除。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选D项。

试题详情

2.对于民族自治机关,正确的认识是(  )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权力广泛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民族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而不仅仅是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因而①错误,②正确;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③④正确。

试题详情

1.《西藏日报》载文指出,伟大的成就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西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依据知识判断可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可见①②表述错误。结合材料可知③④是对题干的正确认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