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出台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和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说明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②农民工应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浙江湖州三名打工仔在追小偷时,对其拳打脚踢,把小偷逼得跳河并眼睁睁看着他淹死。法院审理认为,三人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事到法律的制裁
C.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权利
D.应坚持人道主义,对一些小的错误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5.2007年5月,无锡市近百万市民家中的自来水系统受到蓝藻污染而无法饮用。有人利用手机短信散布谣言,称“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在市民中引起了恐慌,严重扰乱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一事实对我们每个公民的启示是( )
①公民应自觉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②公民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③公民应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国家应加强信息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3.近年来,我国基层民主获得较快发展,某市政府就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召开民主恳谈会,征求群众意见。这是公民通过 参与民主决策。
A.社会听证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专家咨询制度
2.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审计部门的监督 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日前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超过1亿。此次县乡换届选举对动员和组织流动人口参选,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选民在选举期间临时在外地劳动、工作或者居住,不能回原选区参加选举的,经原居住地的选举委员会认可,可以书面委托有选举权的亲属或者其他选民在原选区代为投票。”我国之所以依法保障1亿多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因为
①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②选举权、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③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直接选举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④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提出的意见、建议,无论从数量上、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与往年相比都有有很大提升。大会前,代表们积极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基本议案文本。会议期间各代表团认真讨论,充分沟通,共同研究,使议案文本进一步完善,保证了议案质量。
材料二 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选举法修正案。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材料表明人大代表享有哪些权利?结合材料说明人大代表如何做到更好地反应和代表民意?(8分)
32.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材料二 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6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6分)
31.2010年5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没有义务的权利只能是阶级特权,没有权利的 “义务”只能是阶级压迫和奴役,只有权利和义务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人权。
⑴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4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怎样才能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1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