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我们纪念抗战、缅怀英烈,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积极导向作用
D.正确的主观因素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回答26-27题。
12.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8.(16分)材料一 2003年中部六省(鄂豫皖晋湘赣)与东部三省(苏浙闽)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
地 区 |
经济增长速度 |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
中部六省 |
9.5% |
398.2元 |
东部三省 |
11.8% |
1336.3元 |
注:2003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六省生产总值为26 348亿元,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6%,人均GDP为7 267元,比东部地区少9 195元。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3月5日在向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目前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中部来说意义重大。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必须超越传统战略的思维惯性,进行战略理念创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回答,实现“中部崛起”为什么要求中部地区必须进行战略创新?(10分)
27.(16分)材料一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由此引发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材料二 党中央、国务院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紧紧把住信贷和土地两“闸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并已初见成效,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宏观调控中坚持“适时适度、区别对待”原则,其中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8分)
25.针对我国近年来国力逐渐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西方某些国家故意散布“中国威胁论”,妖言惑众,宣扬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无不是通过战争、征服、扩张、侵略、掠夺和列强之间的争夺来实现的。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没有看到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
第Ⅰ卷答题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4.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其哲学根据是
A.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B.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3.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方针,与本地区所有国家寻求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这蕴涵的哲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2.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表明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不靠对外扩张和军事对抗崛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适时的。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心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005年“两会”闭幕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据此回答22-25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