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8975  378983  378989  378993  378999  379001  379005  379011  379013  379019  379025  379029  379031  379035  379041  379043  379049  379053  379055  379059  379061  379065  379067  379069  379070  379071  379073  379074  379075  379077  379079  379083  379085  379089  379091  379095  379101  379103  379109  379113  379115  379119  379125  379131  379133  379139  379143  379145  379151  379155  379161  379169  447348 

16.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没有献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伟大的事情来.”这说明

A.  有了理想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B.  理想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C.  崇高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D.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17下列属于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是

  ①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② 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 ③ 个人素质的高低  ④个人的生存条件﹑工作条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下列选项,体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有

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敢为孺子牛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试题详情

15. “用知识报效祖国是我最大愿望,献身国防科研事业是我的无悔的选择.”从留法归国博士于全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

A.  先进人物不讲个人利益  B.  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C.  国家利益和个人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D. 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基础

试题详情

14.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从哲学上看

A.  实现自我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C.  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  自我价值更重要

试题详情

13.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表明

A.  贡献在前,索取在后,先贡献后索取  B.  索取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贡献

C.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

D.  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试题详情

10.广州某医院护士长叶欣,在“非典”袭来时临危不惧,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用自己的生命挽救患者的生命,受到人们的敬仰.这说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

A.  临危不惧 ,敢于牺牲  B.  作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C.  对社会作出贡献    D.  受到人们的敬仰

11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A.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C.  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    D.  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12“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 ”这一现象比喻表明

A.  理想不是现实  B.  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陋的 

C.  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试题详情

9.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髙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表明

A.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B.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 只有透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试题详情

7.人们从探索性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愈多,对未来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就愈强,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B.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C.  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     理性认识对实践有重大作用,而感性认识是无用的

B.     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理性认识都是正确地

C.     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D.     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理性认识

试题详情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我们必须坚持.”这是因为

A.科学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系统化的认识

B.科学理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C.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

D.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5下列属于综合的方法的有

①牛顿把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几种情形统一起来,找到了太阳﹑行星﹑卫星﹑地球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 共同性   ②对获得的大量材料进行筛选.鉴别   ③把一个同学各方面的 表现综合为一体,才能正确评价一个同学   ④企业进行生产,需要对一系列因素进行整体考察,并把这些因素协调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意大利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说:“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决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A.     感觉是混乱的,不可靠的

B.     感觉是完美的,即使含有某些不合理也是正常的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反映,是凌乱的肤浅的

D.     感性认识没有实际意义,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试题详情

3.2004年10月14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日偏食天文现象.日偏食天文现象发生前,天文学家对此作出了精确地预报.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方向

C.人们能够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超前反映

D.意识是客观事物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试题详情

2..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说明了

A.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扩展﹑推移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