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033  379041  379047  379051  379057  379059  379063  379069  379071  379077  379083  379087  379089  379093  379099  379101  379107  379111  379113  379117  379119  379123  379125  379127  379128  379129  379131  379132  379133  379135  379137  379141  379143  379147  379149  379153  379159  379161  379167  379171  379173  379177  379183  379189  379191  379197  379201  379203  379209  379213  379219  379227  447348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产关系。据此回答19-21题。

19、下列对“事物自身”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就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指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C、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0、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日常生活中讲的“斗争”的关系是

A、对立又统一的   B、主观与客观的

C、个别与一般的   D、一般与个别的

21、下列说法中体现“矛盾”观点的是

A、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B、孤芳自赏,枉自尊大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试题详情

“善奕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善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据此回答17-18题。

17、“初学者,顾子而不善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说明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办事情要统筹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C、次要矛盾也会促进或阻碍主要矛盾的解决

D、如不加控制任其发展,矛盾的次要方面会上升为主要方面

18、上题中,“初学者,顾子而不善谋势”,“谋势”就是要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预见事物发展趋势 ③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飞船且成功返回。据此回答15-16题。

15、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的事实,主要说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6、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的事实,还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认识和利用的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意识对客观存在有反作用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按规律办事

试题详情

 观点一: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观点二:“万物都有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据此回答13-14题。

13、上述观点的共同点是 

A、二者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B、二者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C、二者都承认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D、二者都承认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14、材料中两人的观点 

A、前者是唯心主义观点,后者是唯物主义观点

B、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者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D、前者观点是唯物的,后者观点是唯心的

试题详情

目前“台独”势力又在抬头,且越陷越深。陈水扁在接见一批美国学者时公然声称,要在2006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举行新宪法公民投票,2008年5月20日开始实施新宪法。陈水扁甚至还大放厥词说什么:“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台独势力正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据此回答10-12题。

10、我们坚决反对“台独”从哲学上看是因为“台独”分子:

①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 ②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分不清主次、辨不清方向 ④抓不住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1、对“台独”,中方的态度是:搞独立就是战争,宣布独立之日就是开战之始。这表明

A、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 B、物质决定意识

C、规律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

12、我们反对台湾地区用所谓“公投”的形式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部分,离开13亿中国人民的“公投”是毫无意义的。这里主要体现了

A、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说不是原来意义的部分

B、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 C、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试题详情

甲乙两小学生参加冬季夏令营活动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又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他们找来干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扎紧,实行了“钻木取火”,终于取得了火种,两人很快脱险。据此回答7-9题。

7、两同学取火成功的前提是因为他们:

A、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了唯物主义

8、两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了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C、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D、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9、两同学取火成功还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他人学习

C、善于抓重点     D、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试题详情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据此回答3-6题。

3、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就没有人的出现,也就没有人的意识的产生。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性皆在于脑。”这些观点的共同点在于说明

A、心和脑实际上都是思维的器官  B、人是用脑进行思考的

C、心和脑实际上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D、人们的思维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器官为基础

 5、“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这一论断的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能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6、上题的ABCD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A B、AB C、ABC D、BCD

试题详情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也没有神的创造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说明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神与物质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客观实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和

 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表现在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的变化发展有人的意识活动参与

B、自然界是物质现象;人类社会是意识现象 

C、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而存在

D、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试题详情

23、材料一:党的15大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材料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三:党的16大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请用有关哲理分析上述材料。

试题详情

22、“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请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