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下列成语典故中,体现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是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一脉不和,周身不安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窥一斑而见全豹
A.(1)(2)(3) B、(2)(3)(4) C、(2)(3) D、(1)(2)(4) (C)
3.一些地方发现的“狼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却没有意识。其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大脑发生了质变
B. 他们的语言功能退化
C. 他们没有感觉和心理活动
D.他们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D)
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表明
A.意识不可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B. 意识只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
C.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意识的正确与否受认识主体学识水平的制约 (C)
1.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这就是相信
A.人的主观意念可以主宰客观物质世界
B.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 人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D.人的认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A)
3.材料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
遇。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开发西部要有新思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
求和改革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
业趋同、重复建设。
材料二:云南省经过分析,认识到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
础产业薄弱等劣势。据此,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进行
培育。短短五年间,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已跃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
近沿海发达地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哲学上看,西部大开发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业结构
趋同、重复建设”?
(2)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1.材料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悉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政府已将环保纳入了新世纪战略发展规划,并发布了《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材料三:马永顺在当森林工人的34年中,共伐木36 000棵,1992年退休后,他有感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决心向大山“还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栽树4万多棵。马永顺从伐木功臣变为造林英雄,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光荣称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怎样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指导我们发展经济?
2. 提倡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一切。
1. 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变化就是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