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上题中,反物质的研究和发现进一步证明
A.世界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体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D.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
4.1928年英国科学家迪拉克预言“反物质存在”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1996年欧洲物理实验室发现并生产了反物质。1998年中美科学家合作到宇宙中探寻反物质,并发现了反质子。这里的“反物质”
A.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其实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D.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只是物理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
3.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人们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进一步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③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所面对的生产力水平
④每一代人面对的前一阶段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有意识地改造生物自身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D.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1.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科教兴国
③水往低处流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25.某校政治教师组织高二学生认真学习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认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把发展作为主题。面对当今世界形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学生乙认为: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生丙认为:加快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既抓经济建设,又抓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学生丁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控制人口数量、合理使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运用哲学常识,说明你对上述四位同学的观点的认识。
24.万物莫不相异,所以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
23.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矛盾问题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1.今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央确定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胜前进。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就是要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面临的新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
请从哲学的角度,说明应怎样正确分析、认识和判断形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