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141  379149  379155  379159  379165  379167  379171  379177  379179  379185  379191  379195  379197  379201  379207  379209  379215  379219  379221  379225  379227  379231  379233  379235  379236  379237  379239  379240  379241  379243  379245  379249  379251  379255  379257  379261  379267  379269  379275  379279  379281  379285  379291  379297  379299  379305  379309  379311  379317  379321  379327  379335  447348 

[题例1]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题例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题例3] 唐朝诗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 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战役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限制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之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题例5]  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提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破译思路]

   这是一组依托唐诗而成的不定项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联系语文、历史、地理知识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考辩证法和认识认的几个知识点。能让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既新又活,一举多得,值得重视。

[题例3]  白诗描绘了在同一时间“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色,这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所以选取CD是符合题意的。既然,描绘的是不同地方的景色,就不可能表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性,更不能表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所以A项和B项都不能选。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调查研究;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从白诗对现象的描绘到沈括的对景色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因此,选取ACD是正确的,而B项中沈括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属于认识的范畴,而不属于实践的范畴,也就谈不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所以不能入选。

[题例5]  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提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了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C项本身就是错误的,A项和D项则不是能够科学提示这一景色的原因。因此,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

试题详情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 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 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 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例2 ]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题例3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题例3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题例4 ]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了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绵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绵条断开,稻草遇到氧而燃烧,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题例5 ] 小灵 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题例6 ]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题例7]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

破译思路

这是在2001年新出现的组合  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入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类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其立意、情景、设问角度都比较科学、可信、新颖和灵活,对考生的能力也就较高。

解决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背景材料,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全面理解背景材料是前提,而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则是解题的关键。

题例4问小灵、小敏为什么能取火成功。这里的重点地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想、做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小灵、小敏在迷路时,不是惊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终获火种而脱险。这正是因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选B。A项和D项不是取火成功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所以不选,而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也不能选。

题例5 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引申了出来的,问他们处理了什么关系。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火”时,显然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了规律,从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应选C。

题例6,就设问“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怎么样做?”而言,显然是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他们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难题,能学以致用。所以应选A。

题例7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么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B项“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项“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和D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取火成功是因为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火产生的原理。因而应选A。

试题详情

⒈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注:如考生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答题, 也可酌情给分。

[解题反思]

试题详情

⒈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解题反思]

本题满分为10分, 抽样统计结果, 难度为0.49, 区分度为0.497, 平均分4.89分。考生回答总体上不理想, 主要失误有:(一). 考生没有准确把握题干“紧扣题意”的要求, 要么就是理论知识没有联系实际;要么就事论事, 不会运用理论去进行分析;要么有理论也有实际, 但两者是两张皮, 不能有机结合。(二).是回答不全面, 掉三漏四, 层次混乱, 不能紧扣材料, 层层推进。

该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 注意理论的完整性。该题要求我们回答:第一层次是实践的能动性及正误认识的不同作用。第二层次是回答科学理论的含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层次是回答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指导作用。遵循“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认识规律。第二, 在答题技巧上,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将教材知识具体地应用于材料, 在材料的引导下, 将科学理论的作用具体化, 鲜活化。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 必须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同时注意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⒉ 据医学史料记载,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破译思路]

从材料分析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从发现输血可以救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救人的实践过程,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 从输羊血和输人血, 直至发现血型系统, 使输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硷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 无论对输羊血、输人血,还是对人血系统的发现, 都是为了解决输血问题, 解决救人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要点]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 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 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 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 直至发现人血系统, 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解题反思]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解题方法及技巧。第一, 要紧紧围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基本理论进行思考。第二, 认真概括材料的内容, 并把材料内容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基本理论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比较, 寻找二者有机结合点。第三, 组织答案时注意紧扣题目中“怎样体现”的要求, 用材料和知识构成答案内容, 切忌只答材料或只答知识, 做到材料和知识有机统一。在平时教学中, 注意培养理解和综合能力, 学会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如本题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含哪几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等。

试题详情

⒈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解题反思]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待知识与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要认真领会,不能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的观点就一定肯定他们是相同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与“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表看来相似或相同,但真正的含义是不同的。另外,此题十分巧妙第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突出考查考生的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的能力。

⒉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解题反思]

此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据抽样统计有40%以上的考生选了A项, 7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C项, 究其原因, 第一, 没有看懂原文, 影响正确选择;第二, 对选项涉及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末能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出现张冠李戴。由此可见, 要适应当今高考的要求, 必须要全面打好文字基础,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另外, 对基础知识要过关。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人类对每一具体事物的认识,只有达到理性认识,才算完成。

试题详情

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该树立科技意识。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③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④实践的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 ④

[破译思路]

此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存在着很清晰的因果关系,题干内容是“果”,题肢是此“果”的多个原因,即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意识的原因。“科教”为什么能够“兴国”?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必须通过人和物才能表现出来,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所以选项① ②④都是正确的,③项与题干讲的“科教兴国”树立科技意识的必要性意思不相符,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解题反思]

该题是一道因果关系的组合式的选择题。当年抽样统计结果:难度为0.5。漏选② “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或④ “实验的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体”的考生分别占20.9%和18.4%。可见,理解②和④是正确选择此题的关键。题干设计的背景材料联系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问题是要考生反过来理解“青年学生树立科技意识”究竟是因为什么。这就要求考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即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人,才能发挥出来。它启示我们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于把知识扩展。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怎样决定认识?认识又通过什么,怎样对实践起反作用?所有这些都必须全面把握。如果只知表面,不深入扩展,就会造成知识的缺陷,难以适应当今高考的要求。

⒉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 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 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 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解题反思]

该题抽样统计结果表明:有一定的难度,也有较高的区分度。难度为0.35。该题有两个特点,其一,题干没有严格的“限制”,“两小儿辩论给我们的启示”,这里的“启示”是指我们感到的。在题肢中的选择范围较大。其二,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所给的大多数选项观点本身都是正确的,又都与题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关系。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该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答题时必须经过反复思考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干意思,千万不要草率了事。第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双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无论试题如何千变万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能准确地把握它。关于认识的过程发展问题要注意。人类的每个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在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经过思考,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同时,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的结束,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向深度,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⒊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解题反思]

根据试卷抽样统计结果表明:有四分之一的考生选择是错误的。反映出这部分考生在哲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一是基础知识薄弱,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准确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解能力。在提高分析能力方面,注意加强训练。善于捕捉社会最新信息。把材料带进课堂,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式去提高分析能力,切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⒋“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解题反思]

高考政治试题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并非意味着削弱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要求。恰恰相反,学生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另外,高考命题时,还特别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哲学常识包含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四大部分,这四部分并非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前三部分联系更紧密。我们讲唯物是辨证的唯物,我们的辨证法是唯物的辨证法,我们讲认识论是辨证唯物的认识论。因此,我们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时,必须从三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全盘考虑,学习时融会贯通。

⒌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解题反思]

此题立意新颖,选项设计巧妙,难度较大。许多考生选了A项。究其原因是没有审清题意。把苏东坡的错误简单化。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必须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认识论的各个知识点研究的对象,说明什么问题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全面的把握。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发展和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等知识要通盘把握。切忌蜻蜓点水,只知其一。第二,这个知识点高考试题已经考过多次,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试题详情

⒈ 德国诗人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 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叔本华说:“人生是一场悲剧, 一场梦, 充满痛苦。解除痛苦唯一可行的就是实行禁欲主义。”

 我国道家思想家杨朱认为:“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 为声色”, 他主张“为我”,“重己”,以“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为人生处世的原则。

请运用有关知识对上述三人的主张进行评析。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 首先要准确理解三人的原话意思。歌德认为要实现自已的价值, 首先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 要解决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禁欲,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而杨朱则认为“为我”“重己”不会为天下“拔一毛”,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其次, 要准确运用所学人生观的知识去进行评析。

[答案要点]

(1) 歌德的主张是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正确地回答了人生目的、人生意义, 科学地指出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 为社会创造价值。

(2). 叔本华的主张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认为人生意义, 人生价值是虚无、痛苦的, 因而是错误、消极的。他的禁欲主张和做法是不可能正确解决人生价值的问题。

(3). 杨朱的主张是代表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以吃喝玩乐和个人享受视为人生唯一追求的目的, 剥削阶级图一己私利的反映。

[解题反思]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上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以及对他们的正确评价。考查的能力涉及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批判能力。这几种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培养, 特别是批判能力, 考生往往容易忽视。

试题详情

⒈某市有尊雷锋塑像, 是当地的教育基地。某公司为建加油站要拆除此像。对此事, 有人说:“建加油站, 便民利民应拆。”有人说:“雷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 不应拆。”拆像建站值不值?请运用哲学常识有关原理辨析之。

 [破译思路]

雷锋像不应拆, 其理由是, 作为教育基地, 是每个人形成良好人生价值的环境。学习雷锋, 可以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而精神动力又可转化为物质财富。认为拆雷锋像的理由是建加油站, 便民利民。由此可见, 不拆利大于拆之弊。

[ 答案要点]

(1)     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是实现人生价值必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

(2)     雷锋精神是全国学习的榜样, 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用雷锋精神去激励人民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3)     拆像建加油站是不值得的, 它不利于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油站虽可便民利民, 但可另择地建造。

[解题反思]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要正确把握辨题的合理成分及不合理成分, 评析要全面。其次, 在评析雷锋像该不该拆这件事时, 注意抓住雷锋像是一个教育基地这一特定情景, 并合理运用社会环境对人生价值的实现,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去展开评析, 使评析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试题详情

⒈“将自已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 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 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 又能体现人生意义。”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破译思路]

解题思路是自己用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收入, 既用于个人消费, 又回报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题目的内容正确认识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同时也体现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的。个人活动对社会起着一定作用, 同时又受到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   主张在人与人, 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 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   主张将自己的劳动收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个人的合理消费, 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解题反思]

该题抽样调查, 平均得分率只有44%。是当年主观性试题得分率最低的一道试题。其主要原因有:第一, 在体现的原理上判断有误。不少考生从试题中既有经济现象, 又有哲学现象, 就误认为既用哲学观点分析, 又用经济观点分析。第二, 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 由于教材突出“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所以不少考生只片面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制约,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而忽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辩证的观点, 准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试题详情

⒈易卜生在给朋友白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 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A.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C.     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破译思路]

该题A项表述不科学, 人生价值的实现并非一定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且题干没有涉及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内容, 故A项不应选。C项观点错误, 不选。B项符合题干“莫如把你自已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的要求, D项包含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思想。所从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D。

[解题反思]

此题难度为O.52, 区分度为0.374。可以说是一道较成功的命题。当年高考第一次考查“人生观”内容, 从知识的角度, 这部分的学习并没有什么难懂的知识点, 但考生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 却应引起我们注意。有5%的考生多选A项, 7%的考生漏选B项, 33%的考生多选C项, 14%的考生漏选D项, 说明学生对人生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没有弄清。

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两个方面前者居于首位,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 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争取对社会多作贡献, 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⒉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A.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B.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

C.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D.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指的是要正确处理“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的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故A.C应选。要为人类造福, 实现自我价值, 就要提高自己的素质, 为社会多作贡献, 故D也应选。B项本身错误, 因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 它自然存在矛盾关系, 所以B项不选。本题正确的答案是ACD。

[解题反思]

此题难度中等(0.57), 区分度良好(0.35)。抽样统计表明A. C项容易选对, 但有23%的考生漏选D项,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深入理解和挖掘题干的深层次含义, 题干中“自身的完美”实际上不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且也强调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社会多作贡献, 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由此可见, 我们在答题时务必要审清题意,对选顶和题干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切忌蜻蜒点水、马虎了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