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4、材料1:2002年第3期《求是》载文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材料2:2002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我们所谈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是它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同样适合于它本身。它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而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
(1)材料1的论述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科学方法?(3分)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6分)
得分记录表
第II卷(共75分)
33、“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明天;谁毁弃了家园,谁就输掉了未来。”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改造世界的程度和效果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第I卷答题处:
32、人们之所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因为
A、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造客观世界
C、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以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战胜挫折和失败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通过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改造规律本身
31、客观条件好比舞台,人的主观能动性好似演员的演出活动。没有舞台,无法进行演出;有了舞台,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演出威武雄壮的话剧来。这个比喻表明
A、客观条件妨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不顾客观条件的任意的主观能动性是盲目的
D、审时度势才能在改造世界中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30、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认识世界而言主要表现在
A、以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达到预期的目的
B、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的意志品质可以对人的活动起控制与调节作用
D、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29、从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到200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航天首获成功。我国科技工作者完成了一系列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的研究与实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A、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深化的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D、意识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人不同于物,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有主观能动性。
28、在物质运动规律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表现为
A、认为事物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B、认为规律是不可认识和把握的
C、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认为规律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27、“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C、不同的能动性带来的结果不一样 D、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
2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人的理性应当并可以为自然立法
B、服从规律的要求阻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C、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D、规律具有客观性,应当按规律的要求办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