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216  379224  379230  379234  379240  379242  379246  379252  379254  379260  379266  379270  379272  379276  379282  379284  379290  379294  379296  379300  379302  379306  379308  379310  379311  379312  379314  379315  379316  379318  379320  379324  379326  379330  379332  379336  379342  379344  379350  379354  379356  379360  379366  379372  379374  379380  379384  379386  379392  379396  379402  379410  447348 

1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⑤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试题详情

10.去年开始,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自下而上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试题详情

9.“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性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因为

①   科学实验以精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

②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   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⑤   实践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8.德国诗人莱辛“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B. 认识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不应用于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试题详情

7.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菊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 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 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试题详情

6.“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B.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C. 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试题详情

5.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 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 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试题详情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 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试题详情

3.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 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试题详情

2.“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