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有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这表明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 生产实践创造物质财富
C. 知识分子不能独立创造精神财富
D.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
20.下列对科学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的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B. 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C. 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理论
D.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
19.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比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意义更加重要,更加伟大。这主要是因为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去
A. 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 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C. 才能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D.才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违背的哲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7.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棉蛉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为此,一项抗虫棉的研究,列入高科技计划。经过五年的艰苦攻关,抗虫棉诞生了。科研人员说:“是农民盼望早日种上抗虫棉的愿望,激励着我们。”这说明
A. 认识的产生是由人的愿望决定的
B. 实践的主体是体力与智力的统一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主要是科研人员的实践
16.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使羽毛和金属球在同一高度作自由落体运动,羽毛比金属球着地的时间要长得多。而从本质上说,任何物体自由落体的时间都与质量大小无关。这说明
A. 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的现象是客观的,事物的本质则是人脑对客观的主观反映
C. 有些事物的本质是难以由现象表现的
D.羽毛下落的时间长是对本质的歪曲反映,金属球下落的时间短是对本质的真实反映
15.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这说明
A. 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B. 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14.“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13.锯刀锯木,其温度在升高。火炉烧水,水温在升高。春夏秋冬,气温在变化。在这些热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大量实物粒子无规则的运动。这说明
A. 不同的现象表现不同的本质
B. 不同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相同,现象一定相同
D.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1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 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