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219  379227  379233  379237  379243  379245  379249  379255  379257  379263  379269  379273  379275  379279  379285  379287  379293  379297  379299  379303  379305  379309  379311  379313  379314  379315  379317  379318  379319  379321  379323  379327  379329  379333  379335  379339  379345  379347  379353  379357  379359  379363  379369  379375  379377  379383  379387  379389  379395  379399  379405  379413  447348 

8.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9. 通常说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试题详情

7.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学生来讲,有多方面意义.   ⑴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⑵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⑶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试题详情

6. 从主观方面看,人们为什么犯错误?  首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表现为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其次,从主观来讲,由于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可能发生错误的认识。从客观来讲,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和许多方面的总和,并且客观事物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客观历史条件和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能发生片面性,也可能发生错误。

第三,过于强调主观的作用,忽视了客观事物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或者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忽视了事物运动性和特殊性,都容易在实践或认识中犯错误。

试题详情

1. 自从有了人和人的意识以后,有了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以后,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否说明自然界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想怎样就怎样呢?

回答是否定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意识地制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但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    2.既然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状况来客观地决定,不能由人主观随意地选择,那么,为什么又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根本原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客观的,不仅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而且生产关系的变更也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力的水平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状况要求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但是,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为各阶级共同认可。不同的阶级,集团按照本阶级、集团的利益,主观上总是希望生产关系能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他们在主观上就要选择生产关系。中国从18幼年以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都试图选择一种社会制度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当然,无产阶级也在探索,在选择。  (3)主观选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主观愿望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符合本国所处的内外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自觉地认识、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国情及世界环境,认定中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而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历程,同样是客观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成功,这只是体现了主观选择的科学性,体现了主观选择与历史发展客观性的统一,绝不意味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3. 如何区分正确思想意识和错误思想意识?  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4. “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对人们的行动会有什么影响呢?  它会使人们放弃认识世界的主观努力,从而使改造世界的活动失去正确的指导。我们青年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要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正确有效地进行实践,我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5.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有无区别?  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主观能动性”这一概念在第五课将有详细说明。概括地说,它指 “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  “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 “想”,不包括 “做”,属予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 “做”,包括实践。意识能动性体现在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规事物的变化。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试题详情

2. 基本原理

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④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⑤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⑥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试题详情

1. 本课的基本概念

①物质P11   ②意识P12   ③宗教P13   ④感觉P14   ⑤抽象思维P14    ⑥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P21   ⑦一切从实际出发P26   ⑧唯物主义P34    ⑨唯心主义P34 

试题详情

  (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问题,所以作为教材第一课,理当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而状态、规律是二、三、四课的内容。第四,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的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是要明确人们活动的立足点、出发点问题,即想问颧、办事情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  总之,本课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讲述世界的本质,明确办事情的出发点 从实际出发,所以讲好本课对全书教学起着打好根基的作用。  2.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共三节。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节讲的是世界观道理。第三节主要讲的是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因此教材的逻辑起点,即第一节首先讲"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观点,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三部分有机构成,因此第一节的一、二框就分别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和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第一节的中心观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那么意识是什么呢?从而引出第二节的内容: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第一框题"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说明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又进一步完善了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第二框题"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丘确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为了较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教材第三框题阐述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第三节前两框题讲的就是方法论。第一框题"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对青年学生来说,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这就是第二框题,它是第一框题的深化和具体要求。第三框题则带有总结的性质,从世界观上概括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观点。    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

试题详情

1.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A.人的自私性 B.人的阶级性 C.人的个体性 T).人的贪婪性 2.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投索更长的时间。”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 A.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关系原理 B、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原理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的原理 3.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指 A.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社会对个人的保障作用 D.个人对社会的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4。全国劳动模范、水电修理工徐虎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不能平庸。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B.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大于物质贡献 C.平凡的工作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做平凡的工作 5.人生价值的源泉是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B.一定社会的生产力 C.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 D.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 6.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 A、一定的生产力 B.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一定的人际关系 D.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 7.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要 A.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路 C.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D.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自身修养 8.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 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为人民服务 C.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D.先人后已 9.1963年扬州医专毕业的吴登云,一头扎进了帕米尔高原。30年来,他曾无偿献血30多次,累计7000毫升。儿乎是一个人身上的所有血液;为治疗一名烧伤的幼儿,他从腿上4处割下13块拇指大小的皮肤;他治愈的病人已难以汁数……可见 A.吴登云已丢掉了“自私”的本性 B.要使自己的人生放射光芒,必须奉献社会、奉献他人 C.立足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要求 D.奉献社会。未必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10.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C.贡献与索取 D.有无精神贡献 11.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 A.艰苦奋斗 B.勤俭节约 C.人情关系 D.知识学历 12.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新闻网页举行公开投票,由公众推选过去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前三名是: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他们推选的依据应当是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程度 B.个人活动是否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C.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 D.个人活动摆脱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程度 12.按理想的_______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按理想的______ 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_______ 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按理想的时间_______分。还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的理想。 A.性质 内容 社会理想 长短 B。内容 性质 道德理想 远近 C.内容 性质 职业理想 长短 D.性质 内容 生活理想 远近 11.理想属于______,是_______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的______和其他______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A.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经济关系 社会条件 B.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政治关系 历史条件 C.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文化关系 社会条件 D.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经济关系 社会条件 1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消灭贫穷,实现小康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土义现代化国家 C.集中全力搞好经济建设,使我国经济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使人民生活再上几个台阶,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 D.实现现代化,脐身世界强国之列 16.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因此,理想之树必须植根十现实之中,才有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段话的意思是指 A.理想就是现实.现实就是理想 B.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是理想的需要 D.理想是现实的前提,现实是理想的结果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17.以下各项。哪些体现了正确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点 A.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金钱和财富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地位和荣誉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C.自觉地把人生活动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要求联系起来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8.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这种客观条件包括 A.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B.社会制度 C.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 D.生存条件、工作条件 19.有利条件是个人发展的沃土,它有利于个人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不利条件也是磨炼意志,催人奋进的战场。这段话从哲学上讲 A.符合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符合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原理 C.要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顺境,又要敢于克服逆境中的困难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道路平直还是道路曲折,都要勇注直前 20.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指导和促进作用是 A.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B.获得个人利益的根本途径 C.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D.人生的精神支柱 2l,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科学结论,表现在 A.它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B.它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规律 C.它符合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规律 D.它符合质变必然引起量变的规律 22.中学生要注意提高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 A.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必不可少的条件 B.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其身心潜在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C、心理素质差,不仅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而且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D.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化较为活跃的时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3.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活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24.199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秦文贵、范玉恕等先进模范人物,各群众团体还分别评选出十大杰出职工、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妇女、敬老好儿女、老有所为模范、见义勇为代表人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领导干部等先进典型。 请用人生观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重大意义。 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25.凡是现实的东西都不是理想的东西,凡是理想的东西都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26.某班同学在讨论“金钱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这一问题时,甲同学认为:“金钱对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实际意义,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乙同学认为:“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请简要评析甲乙两同学的观点。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14分) 27.材料一:江苏省吴江市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吴江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自我。他们提出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材料二: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之一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们疏浚河流100多条,复垦造田近5000亩。这位“精卫填海我挖河,愚公移山我造田”的青年农民,正是把做“挖泥大王”当做自己的理想。 运用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①为什么说“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②王平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选择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哪些重要启示?

试题详情

33.前朱鎔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加速科技创新配进步,显著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又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进步和创新。

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体现了哪些哲理?谈谈你对创新能力的认识。(20分)

试题详情

32.简答题:李洪志通过表演“功法”治病。相信和宣传要洪志的歪理邪说的人,其理由就是“亲眼所见,绝对可靠”。不相信李洪志歪理邪说的人,也有一个通常的理由:我们天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实际上不是太阳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太阳转。(1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