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幅对联告诫我们 (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充分重视内因
18.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说明 ( )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不可忽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C. 有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有时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 外因是根据,内因是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17.“将欲弱之,必先固之;将欲废之,必先兴之;将欲夺之,必先与之”。老子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B.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向其对立面转化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5.有的同学“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这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要坚持适度原则 16.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哲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哲理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辩证关系的哲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哲理
14.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哲学上看,这反映了 ( ) A.事事有矛盾 B.时时有矛盾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A.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事物的性质是由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事物的性质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没有多大关系
D.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公有制经济的
1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 ( )
A.物质世界 B.事物的内部联系
C.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D.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11.规律的本质属性在于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
A.规律是事物现象之后的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B.规律是与偶然性不同的事物的必然联系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把握的联系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C.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事物由弱小与强大的过程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词主要表明了 ( )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C.规律是客观的、具体的 D.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