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247  379255  379261  379265  379271  379273  379277  379283  379285  379291  379297  379301  379303  379307  379313  379315  379321  379325  379327  379331  379333  379337  379339  379341  379342  379343  379345  379346  379347  379349  379351  379355  379357  379361  379363  379367  379373  379375  379381  379385  379387  379391  379397  379403  379405  379411  379415  379417  379423  379427  379433  379441  447348 

13、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是:

   A、国家性质     B、国家利益     C、国家职能    D、国家政权

试题详情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回答10---11题 10、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作为人大代表,应当    A、对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进行监督         

B、反映政府的愿望和要求    C、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D、对各种热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 11、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    求。这是因为    A、人大代表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C、对人民负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D、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 1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包括:①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②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③ 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某些外交权  ④ 某些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9、“亚洲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向灾区提供紧急救援物资,中国国际救援队以及广东省政府分批派出救援队开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这表明了我国履行

  A、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能           B、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C、捍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试题详情

8、判断国体的根本标志是                                           

   A、国家领导人来自哪个阶级                

B、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选举制度

   C、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D、主权是否独立

试题详情

3.⑴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力,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奋斗方向,就能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及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了崇高的理想,也就能激发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就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⑵青年学生在选择理想时,必须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人民、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个人理想和实现必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艰辛的劳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王平的事迹说明了这一点。

试题详情

2.从人生观的角度看,这说明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贡献与索取。贡献是索取的基础,索取才能更好的贡献,只讲索取或只讲贡献都是错误的。

在现实生活中,要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试题详情

1.①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

②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从主观方面讲,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③材料中克雷洛夫的话,指出了理想不等于现实,实现理想要靠行动,即从主观方面讲需要艰苦奋斗。(能相应地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3.材料一:江苏省吴江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吴江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自我。他们提出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材料二: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农民”之一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们共疏浚河流100多条。这位“精卫填海我挖河,愚公移山我造田”的青年农民,正是把做“挖泥大王”当作自己的理想。

运用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6分)   

⑴为什么说“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⑵王平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选择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哪些重要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C
D
B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A
A
B
C
C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B
C
A
A
A
C
B

试题详情

2.严寒的冬天,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就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这些人都被陆续冻死在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尔熄灭。

另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在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

三堆火,三个群体,在同样寒冷的冬天里,为什么有的被冻死,有的却能够让生命和火延续呢?试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回答。(12分)

试题详情

1.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简要说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