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A.创造性思维 B.合理的科学想像
C.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D.科学理论为指导
9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
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C.规律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7.“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这一观点
A. 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
B.否认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C. 没有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D.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据此回答8-9题。
6.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对近期和长期的大气变化情况(如台风、洪灾等各种灾害)作出准确的预报,使我们能及早作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这说明
A.人类最终能认识一切事物
B.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C、科学的预报是人们正确改造世界的关键
D.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的破坏作用的范围和程度
5.江泽民指出,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这段话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
D.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4.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次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商场需求,但后来发现其他地区的优质苹果竟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3.在我国农历中,为计算方便安排了闰年,其中闰八月年曾发生过重大的自然灾害,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闰八月是灾年”的说法就流行起来。这种说法
A.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B.承认了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
C.没有在事物联系与发展中把握规律
D.否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2.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C. 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目前,我国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
效率低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机构必须进行改革。
(2)认为"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减少机构"是片面的,精减机构,减员增效是政府机
构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不是唯一任务。精减机构主要是精减那些直接管理经济的
部门,而宏观调控和执行监督的部门则需加强。
(3)认为"减少机构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不妥当的。国家机构的设置是由国家
职能决定的,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只有国家机构的设置能够最有效地行使国家职
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1)①在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分)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它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分)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2分)
(2)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法律、法规(若答方针和政策亦可给分);(2分)有利于实现正确的集中,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