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投索更长的时间。”这一
论断的理论依据是 ( )
A.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关系原理
B.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原理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的原理
1.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 )
A.人的自私性 B.人的阶级性 C.人的个体性 D.人的贪婪性
28.“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怎样做?
27.背景: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学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学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收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仅从不露面,甚至连一封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
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26.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
2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准则体现了 ( )
A.个人与社会的等价交换的关系
B.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
C.首先对社会做贡献,社会再满足个人的需要
D.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2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列宁的这一论断说明 ( )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B.在革命运动中,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C.革命运动必须从革命理论出发 D.革命运动必须服从革命的理论
23.有人认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将显示出巨大的医学、社会和经济价值,同时也将带来一些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这表明 ( )
A.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B.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这是因为 ( )
①实践活动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21.加快经济发展,莫忘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是当今国人所面对的严峻问题。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实际上是在建设滋养我们的生命带,受益者是我们每一个人。随意玩弄数字游戏,搞浮夸虚报,只见“数目增”,不见“树木长”。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说明的哲理有 (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④生态环境关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