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393  379401  379407  379411  379417  379419  379423  379429  379431  379437  379443  379447  379449  379453  379459  379461  379467  379471  379473  379477  379479  379483  379485  379487  379488  379489  379491  379492  379493  379495  379497  379501  379503  379507  379509  379513  379519  379521  379527  379531  379533  379537  379543  379549  379551  379557  379561  379563  379569  379573  379579  379587  447348 

35、河北省政府日前对市场上几千只“涉红鸭”和几百斤“红心”鸭蛋进行焚烧处理。其负责人说:“目前没有明确标准证实苏丹红饲料能否在鸭子体内完全代谢,为防万一,我们对喂过苏丹红饲料的鸭子全部捕杀。”河北省政府对“红心”鸭蛋等的处理体现了 A

A、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应坚持全面看问题

C、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二级哲学常识(上)最新期末复习测试题

班级:  ----------------姓名:---------------------------学号:-------------------

第Ⅱ卷  主观题(70分)

试题详情

34、“北京堵车现象虽然存在,但个别记者将‘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王歧上市长的上述讲话体现了 C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试题详情

33、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告诉我们 A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试题详情

今年重庆、四川地区的持续高温少雨,持续无雨,造成大江大河水位大幅度低于常年同期水位,部分中小河流达历史同期最低水位。重庆全市有近2/3的溪河断流,275座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3万口山坪塘、9287眼机电井干涸,直接影响到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上游来水减少,长江的水位也是百年以来最低的水位,通航、发电,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今年8月,全国还有20多个省(市、区)发生超强台风、局部暴雨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而实际上,有些“天灾”还是由“人祸”引起的。据此回答28-32题。

28.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

A.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能为力的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29.应对这种特大旱灾,一些地方对旱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C

①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引导人们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 ②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发展的过程 ④要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0、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A

A、要认识"天灾"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B、"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起决定作用

C、"天灾"是客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天灾"

31、由于“人祸”而形成“天灾”表明D

A、联系是普遍的,整体与部分是密不可分的    

B、事物的具体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条件的

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32.在“桑美”登陆前8小时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台风1级气象应急预案,及时组织高空和地面加密观测,加强了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中国政府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先后在浙江、福建两省提前转移了100多万人,有效地减少了“桑美”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下列说法与题中道理相符合的是B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针对目前有记者将北京‘首都’写成‘首堵’的现象,北京市长王歧山说:“目前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但个别记者把‘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

试题详情

11月4日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回答24-27题。

24、“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说明C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统率着部分 

B.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C.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会对整体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D.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25、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可见C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发展是和平的前提条件

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提高对非援助水平时指出:中国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述材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在中非合作问题上, 11月6日的《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无论是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国的技术和经验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可能是最实用的,比较适合非洲的需要。材料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B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试题详情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军事奇迹。被誉为“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撼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此,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0月22日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据此回答20-23题。

2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的环境和战斗中,铸造了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这体现了C

A.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来源于物质并由物质决定       D.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21.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地了解过去、全面地把握现在、正确地创造未来。”这段话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B

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2.红军胜利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其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C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我们之所以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C

①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  ③科学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④长征精神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0周年。当时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死亡,4204人成为孤儿。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孕育出了“抗震精神”。“抗震精神”就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据此回答18-19题。

18、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是一些人对地震和震后救灾的概括。这一说法A

A.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   

B.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

C.夸大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能动性

D.割裂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的关系

19、“抗震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的闪光点。从辩证法角度看,它坚持了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试题详情

2006年3月,胡锦涛在会见政治协商代表时,首次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据此回答19-21题。

15、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A

A.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       B.是坚持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

C.是坚持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       D.是坚持体制创新的具体体现

16、“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把荣辱放到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表明A

A.思想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必须继承前人的一切思想成果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7、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而且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哲学上看,就是A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B.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C.精神也能决定物质          D.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试题详情

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据此回答12-14题。

12、冥王星虽然被取消了行星资格,但它们存在于宇宙中,这说明C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此次冥王星“降级”B

①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  ②说明了过去对太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③说明了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④是人类在探索太阳系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将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这体现了D

①世界是人为的世界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006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因此,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据此回答10-11题。

10、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各方面的协调,就是要B

①、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③、要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④、平均用力,把各方面工作都要做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1、在这次会议中,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从哲学上看,这意味着C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

B、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