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418  379426  379432  379436  379442  379444  379448  379454  379456  379462  379468  379472  379474  379478  379484  379486  379492  379496  379498  379502  379504  379508  379510  379512  379513  379514  379516  379517  379518  379520  379522  379526  379528  379532  379534  379538  379544  379546  379552  379556  379558  379562  379568  379574  379576  379582  379586  379588  379594  379598  379604  379612  447348 

34、朱鎔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决不能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请用这一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必要性。

试题详情

33、《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不是照猫画虎、按图索骥,更不是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办事情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本出发点 

D、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试题详情

32、下列选项中符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是(   )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C、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试题详情

31、近五年来,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努力控制污染物排放,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了10%。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B、人们能够改造规律,使其为人类谋福利

C、人们能够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D、人的意识决定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

试题详情

30、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下世纪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定 (    )

A、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重视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D、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试题详情

29、有人认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主要是打击外地的不法商贩,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当地的经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观点 (    )

A、是重视整体,忽视局部的表现      B、是重视局部,忽视整体的表现

C、认为局部的总和大于整体        D、认为局部可以带动整体发展

试题详情

28、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世界正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这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不可阻挡的规律

C、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

试题详情

27、《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就业岗位的增加有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扩大就业又会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试题详情

26、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原因和对水土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河道断流、湖泊干枯、林木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上述事实说明(  )

A、事物处于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永恒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试题详情

25、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改革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上述要求符合下列哲理(   )

A、办事情必须具有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

B、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视客观条件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