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在过去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确良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2.6亿。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联系成了一个“地球村”。
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0%-90%。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新发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研投入的10倍以上。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到20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万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材料中提到的电话、电报、电视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结合史实说明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成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
(3)材料中所列举的负面影响,哪些是没有处理好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所造成的,分别简述其原因。
(4)上述材料中对科技作用的分析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
(5)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我国应怎样迎接科学革命的挑战?
39、1999年7月15日,朱容基总理在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看到当前好形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前进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今年三四月份以来,国内国际形势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加明显表现出来,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38、材料一:从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照会“关贸总协定”要求恢复我国在其组织中的地位起,到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止,中国由“入关”到“入世”的努力已经经历了长达13年的艰辛历程。
材料二: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关键是要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对我国的竞争力来讲,我国劳动成本低、工资水平普遍低,产品价格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弱,技术水平开发能力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2)用哲学知识说明参与国际市场为什么说关键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3)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努力。
37、“万物莫不相异”与“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正确地揭示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6、“白马非马”论和“邪教非宗教”观,都是没有看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5、某村过去是一个穷村、乱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县委专门在该村搞试点,让村民们“海选”村干部,并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结果密切了干群关系,村里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的起色。县委总结了该村的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实行村民自治,促进了该县农村工作的开展。
该县委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说明。
34、新世纪之初,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人据此认为:只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能促进经济发展。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3、“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有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句话体现了( )
A、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3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方面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安排生产,另一方面又必须了解自己的企业,从本企业特点出发加强科学管理,这两方面结合好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
A、具体问题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1、2003年1月7日《经济日报》报道,有关专家在分析2003年经济形势时认为,尽管从总体上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但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将使国内经济调控难度加大,投资速度回落。这些因素亟待排解和转化。上述分析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B 、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