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452  379460  379466  379470  379476  379478  379482  379488  379490  379496  379502  379506  379508  379512  379518  379520  379526  379530  379532  379536  379538  379542  379544  379546  379547  379548  379550  379551  379552  379554  379556  379560  379562  379566  379568  379572  379578  379580  379586  379590  379592  379596  379602  379608  379610  379616  379620  379622  379628  379632  379638  379646  447348 

3.解析:同上   答案:D

试题详情

2.解析:大哲学家的童年在哲学上早熟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并不能说明普通儿童身上也存在着哲学的萌芽。惊讶人人都有,但是哲学的追思并不是人人都有。

   答案:D

试题详情

1.解析:哲学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但是在此之前,它已经以神话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一些看上去玄奥莫测的哲学问题,常常存在于儿童的脑海里。但是儿童的惊讶或者疑惑本身并不能代表哲学本身,哲学最主要的是思维,惊讶只是哲学的起点和思考的因子,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答案:C

试题详情

32.材料一:我国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自称“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材料二: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提出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第一个物理模型的板田昌一先生曾指出,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见解“确实鼓励了我,使我敢于同把基本粒子当作物质的原始的观点相抗衡”。他同时认为,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  “对于科学研究也必然是强有力的武器”。

   材料三:英国生物学家霍尔敦,在恩格斯的哲学著作的启发下,用数学方法表达了变异和选择之间差不多平衡状态的规律性。他说:  “几年来我对恩格斯著作的研究在我的意识中促进了一条新的原则的结晶,这些原则就是以与牲畜选择相联系的大量零散材料联结为基础的……我不认为不研究恩格斯的著作就得不出这个结果,我只想强调指出我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恩格斯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说明我们从中应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部分爹考答案及分新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试题详情

3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其方法论不适合今天中国的实际。

试题详情

29.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试题详情

28.有人认为.哲学不是站在生活之外的形而上学式的沉思,而是对于生活中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哲学问题,因而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哲学家.而哲学家不过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被分派来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手”而已。哲学本来就在生活之中,哲学思考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举出自己或身边的事例,简要说明哲学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试题详情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所有问题

   第1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试题详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据此回答24-25题。

  24.这一过程的集中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2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A.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B.是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左”和右的错误思想斗争中不断进行科学的哲学总结而逐步实现的

   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D.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