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468  379476  379482  379486  379492  379494  379498  379504  379506  379512  379518  379522  379524  379528  379534  379536  379542  379546  379548  379552  379554  379558  379560  379562  379563  379564  379566  379567  379568  379570  379572  379576  379578  379582  379584  379588  379594  379596  379602  379606  379608  379612  379618  379624  379626  379632  379636  379638  379644  379648  379654  379662  447348 

8.“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和尚挑水”的故事中包括的哲学观点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加强思想工作

   B.人多,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试题详情

7.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  “垓下一战”大胜,这一次胜利就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  “垓下一战”证明了(   )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试题详情

6.“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说明(   )

   A.局部的性质和意义是以整体的存在为前提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

   C.整体和部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

   D.既要统领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试题详情

5.信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的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从哲学上看,电子政务的出现表明(   )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

   B.联系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C.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试题详情

4.产生了新的疾病,人们就要寻求新的医治方法。人与疾病之间的斗争表明(   )

   A.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无限发展的

   B.人是自然的奴隶

   C.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是有限的

   D.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事实

试题详情

3.医学科学工作者针对新疫情的进展加紧研制和试验新疫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必须学会到(   )中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

   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的规律性

   C.事物的内部   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试题详情

2.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变种和传播。这说明(   )

   A.人定胜天

   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

   C.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都是复杂的

   D.猪链球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试题详情

   2005年6月下旬以来,发生于四川省资阳市等地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一猪链球菌感染,导致3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l-4题。

1.调查表明,引起这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宰杀、加工病死猪或者吃过病死猪肉导致血液感染。农民也知道吃死猪肉的危险,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正如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感叹:  “农民收入太低,有病不愿看.小病硬是拖成了大病。”一场疫情折射了农村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哲学上看(   )

   A.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导致疫情的爆发

   B.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C。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是主观的

   D.割裂事物的联系会使人们只看现象,忽视本质

试题详情

32.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

   (3)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31.答案:(1)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因此,坚持“j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l=个代表”重要思想违背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基本观点,因而是不科学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